文章解析

jīn
mén
xiù
cái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jūn
huán
shí
mén
zhū
huǒ
shǐ
gǎi
chūn
cǎo
yǒu
qíng
shān
zhōng
shàng
hán
绿
zhé
fāng
kuì
yáo
yǒng
dāng
yuǎn
jiàn
rén
xīn
píng
shēng
hǎi
bǎi
chuān
lín
duō
cái
xián
xiàn
shū
jīn
què
zhuó
fèng
qióng
yán
tiǎn
bái
yún
chàng
gōng
wén
huáng
zhú
piān
ēn
guāng
zhào
zhuō
yún
hàn
téng
qiān
míng
dǐng
tǎng
yún
zhú
piān
dān
fāng
miǎo
rán
liú
zài
jīn
mén
jūn
dān
wèi
guǒ
sān
shān
yáo
xīn
qiū
xuán
zhū
xiàng
wǎng
chì
shuǐ
fēi
liáo
kuò
yuàn
xiá
dōng
hǎi
ōu
gòng
yíng
西
shān
yào
yán
jūn
miè
chǔ
shì
lóng
huò
liáng
chén
tóng
shǎng
yǒng
yīng
xián
niǎo
yín
yán
jiān
shù
huā
luò
chuāng
xià
shū
yuán
jiàn
绿
xiǎo
xiù
kuī
hóng
cǎi
wēi
xíng
xiào
juàn
qíng
yuè
chū
shí
jìng
jiān
sōng
míng
fēng
qín
xīn
miào
wài
kōng
tuí
shēn
shì
liǎng
wàng
cóng
jūn
lǎo
yān
shuǐ

译文

您回到石门的日子,正是夏日刚过,秋木初兴之时。春草好像充满了情感,山中依旧一片翠绿。我折下花草,遗憾不能寄给远方的您,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您应当每日自我勉励。远远地见到您这故友,我的心中便感到此生已足。朝廷就像大海容纳百川,麒麟阁聚集了众多贤才。您向朝廷献上了自己的著作,得以进入宫中,在盛大的宴席上饮酒作乐。我多次惭愧地和着您高雅的诗歌,也恭敬地聆听您的佳作。皇恩照耀着我这微薄之人,我也希望能像星辰般在仕途上升迁。倘若您能功成名就,实现抱负,那归隐的扁舟就显得遥远渺茫了。如今我留在金门待诏,您却归隐到那红色的山壑。我们未能实现同去海上仙山的约定,我却在远方为您能享受隐居的乐趣而欣喜。就像黄帝在赤水丢失玄珠,最终被象罔寻得一样,求道的路途并非遥不可及。我愿与您像亲近海鸥一样,和你一起经营山中的药草。您在山岩间隐居,达到内心的宁静,而我在尘世中,如同屈伸的尺蠖般艰难处世。美好的时光不能与您一同欣赏,您应该每日都在悠闲地隐居生活。鸟儿在屋檐的树上欢唱,花瓣落在窗边的书卷上。沿着溪流可见翠绿的小竹,隔着山峦能窥探到红色的荷花。您在采摘野菜时边行边唱,对我的眷恋之情没有尽头。月亮从石镜山间升起,松风在风琴般的山林中鸣响。领悟到内心的虚静玄妙,外界的一切便显得空乏颓废。我愿忘却身世,跟随您在这烟水之间终老。

逐句剖析

"君还石门日":您回到石门的日子,

"朱火始改木":正是夏日刚过,秋木初兴之时。

# 改木:谓改其钻火之本也。

"春草如有情":春草好像充满了情感,

"山中尚含绿":山中依旧一片翠绿。

"折芳愧遥忆":我折下花草,遗憾不能寄给远方的您,

# 折芳:折花相赠。

"永路当日勖":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您应当每日自我勉励。

# 永路:长途,远路。

"远见故人心":远远地见到您这故友,

"平生以此足":我的心中便感到此生已足。

"巨海纳百川":朝廷就像大海容纳百川,

# 巨海纳百川:“巨海”二句是正喻对写句法,言麟阁之广集才贤,犹巨海之受纳百川,甚言其多也。巨海:大海。比喻大唐。

"麟阁多才贤":麒麟阁聚集了众多贤才。

# 麟阁:麒麟阁。

"献书入金阙":您向朝廷献上了自己的著作,

# 金阙:金阙,天子之门阙,犹金门也。

"酌醴奉琼筵":得以进入宫中,在盛大的宴席上饮酒作乐。

# 琼筵:天子宴群臣之席。,醴:酒。

"屡忝白云唱":我多次惭愧地和着您高雅的诗歌,

# 白云唱:即“白云在天,山陵自出”一篇。西王母与穆天子相唱和者。

"恭闻黄竹篇":也恭敬地聆听您的佳作。

"恩光照拙薄":皇恩照耀着我这微薄之人,

"云汉希腾迁":我也希望能像星辰般在仕途上升迁。

# 云汉希腾迁:犹致身青云之上意也。云汉:天河。腾迁:犹迁升。

"铭鼎倘云逐":倘若您能功成名就,实现抱负,

# 铭鼎:在钟鼎等器物上刻铸文辞。

"扁丹方渺然":那归隐的扁舟就显得遥远渺茫了。

# 扁丹:小船。

"我留在金门":如今我留在金门待诏,

"君去卧丹壑":您却归隐到那红色的山壑。

# 丹壑:谓隐居的深谷。同“象罔”。

"未果三山期":我们未能实现同去海上仙山的约定,

"遥欣一丘乐":我却在远方为您能享受隐居的乐趣而欣喜。

"玄珠寄象罔":就像黄帝在赤水丢失玄珠,最终被象罔寻得一样,

"赤水非寥廓":求道的路途并非遥不可及。

# 赤水:神话传说中的水名。

"愿狎东海鸥":我愿与您像亲近海鸥一样,

"共营西山药":和你一起经营山中的药草。

"栖岩君寂灭":您在山岩间隐居,达到内心的宁静,

"处世余龙蠖":而我在尘世中,如同屈伸的尺蠖般艰难处世。

# 龙蠖:龙蛇和尺蠖的并称。

"良辰不同赏":美好的时光不能与您一同欣赏,

"永日应闲居":您应该每日都在悠闲地隐居生活。

# 永日:长日,漫长的白日天。

"鸟吟檐间树":鸟儿在屋檐的树上欢唱,

"花落窗下书":花瓣落在窗边的书卷上。

"缘溪见绿筱":沿着溪流可见翠绿的小竹,

"隔岫窥红蕖":隔着山峦能窥探到红色的荷花。

# 红蕖:荷华。

"采薇行笑歌":您在采摘野菜时边行边唱,

# 薇:似藿,菜之微者也。

"眷我情何已":对我的眷恋之情没有尽头。

"月出石镜间":月亮从石镜山间升起,

"松鸣风琴里":松风在风琴般的山林中鸣响。

"得心自虚妙":领悟到内心的虚静玄妙,

"外物空颓靡":外界的一切便显得空乏颓废。

# 颓靡:颓坏靡散之义。

"身世如两忘":我愿忘却身世,

"从君老烟水":跟随您在这烟水之间终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门答苏秀才》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公元743年待诏金门时所作的五言古诗。诗的开篇或围绕与苏秀才的相遇、交流等场景展开,为分别之情的抒发做铺垫,展现出两人情谊的真挚。中间部分可能着重描绘分别时的情景,如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彼此情谊的珍视。同时,诗人将自身在官场待诏的处境与苏秀才可能的自由闲适的生活相对比,在这种对比中,流露出对官场束缚的无奈,以及对苏秀才所代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结尾部分则进一步深化情感,或对未来有所期许,或感叹人生境遇,体现出李白在这一特定人生阶段,于官场与自由之间徘徊、思考的复杂心境与追求,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借此展现出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载),当时李白正待诏金门,内心对未来充满期盼。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与苏秀才分别,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别诗。诗中回顾了与苏秀才分别时的情景,描绘了山中春意,提及苏秀才献书入金阙却未获重用,而自己留金门、苏秀才归卧丹壑。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也展现出对苏秀才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二人未来同享自然之趣的期许。

2. 写作手法

用典:“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一句,运用了《庄子·天地》中“象罔寻珠”的典故。该典故讲黄帝游于赤水之北,遗失玄珠,派知、离朱、吃诟寻找皆无果,而象罔找到。玄珠比喻道,象罔谓无心无形,意为无心无形可以得道。李白在此以典寄意,表达自己对道家道术或真道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领悟真道境界的向往;“麟阁多才贤”中的“麟阁”即麒麟阁,是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用来供奉功臣画像,这里借指朝廷汇聚众多贤才,也暗示自己身处其中的境遇与感慨。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等自然景色,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3. 分段赏析

开头“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回忆苏秀才回石门的时间,以季节景物“春草含绿”渲染氛围,“折芳”“遥忆”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永路当日勖”则是对友人前路的勉励。“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诗人见到友人,心生满足,随后描述朝廷如巨海纳贤,苏秀才献书赴宴,看似荣耀,实则为下文的转折铺垫。“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写自己在金门的经历,渴望腾达却未如愿,而友人选择归隐,二者形成对比。“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虽未能同赴仙山之约,但为友人能享受隐居之乐而欣慰,表达了与友人同隐的愿望,展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想象友人闲居的情景,通过描绘鸟吟、花落、绿筱、红蕖等画面,展现出隐居生活的美好,也体现出对友人的眷恋。“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进一步表达对这种自然、超脱生活的向往,愿抛开身世,与友人在烟水间终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顾况《溪上》

下一篇:唐·沈佺期《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