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亦向朱栏舞":即使没有风,虞美人花也向着朱红色的栏杆舞动,
"情为君王苦":它的情思是因为君王而无比痛苦。
"乌江不渡为红颜":项羽在乌江不肯渡江,是为了虞姬这位红颜。
"忍使香魂无主独东还":怎么忍心让美人的魂魄没有依靠独自东归。
"春含古血看犹暖":春天的虞美人花好像还蕴含着古时的鲜血,看上去还带着暖意,
"巧作红深浅":巧妙地呈现出红色的深浅变化。
"花前休唱楚人歌":在虞美人花前不要唱楚地的歌谣,
"恐惹英雄又唤奈虞何":恐怕会惹得英雄再次发出“奈何虞兮”的悲叹。
明末清初遗民诗人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遗民诗人。初名绍龙,字翁山,又字骚余、介子,号泠君、华夫等。番禺(今属广州)人。南明时补生员,曾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失败后削发为僧,后又还俗。屈大均被称为“岭南文宗”,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其诗以屈骚为宗,兼尚李杜,诗风雄肆仙超,多写家国兴亡之事;其词风格雄豪劲健;其文浩瀚磅礴,能自行其气,长于叙事,善于说理,抒情文字情深意厚。代表作品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无风亦向朱栏舞,情为君王苦”,开篇赋予虞美人花人的情感与动作,以花喻虞姬,生动展现虞姬对项羽的深情,即便在无风时也为君王舞动,为其辛苦。“乌江不渡为红颜。忍使香魂无主独东还”,直接点明项羽乌江不渡的原因是为了虞姬,不忍让虞姬的香魂独自东归,突出两人之间生死相依的深厚情感,展现出爱情在历史悲剧中的力量,奠定了全词悲壮的基调。下阕:“春含古血看犹暖,巧作红深浅”,将虞美人花与虞姬的鲜血相联系,说春天里花中仿佛还含着虞姬的鲜血,颜色深浅巧妙,象征着虞姬的忠贞与悲惨命运,进一步渲染了悲壮氛围。“花前休唱楚人歌,恐惹英雄又唤奈虞何”,劝人在虞美人花前不要唱楚人歌,因为这可能会引发对项羽无奈别姬的感慨,从侧面烘托出这段爱情悲剧的感染力,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英雄末路与爱情消逝的悲哀,深化了主题。
上一篇:清·峻德《望潼关》
下一篇:清·德元《玄墓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