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èr
shǒu

朝代:清作者:梁启超浏览量:3
píng
shēng
zuì
láo
sāo
zuò
tài
shēn
yín
hèn
shuí
wàn
shì
huò
wéi
suǒ
bǎi
nián
mìng
xiāng
chí
shēn
huàn
bào
guó
wéi
yōu
huò
hòu
shí
wèi
xué
yīng
xióng
xiān
xué
dào
kěn
jiāng
róng
cuì
jiào
qún
ér

译文

平生最讨厌发牢骚,惺惺作态无病呻吟这是在怨谁呢。世间的一切事情,祸与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人生百年努力与命运相伴相生。不怕没地方安身立命,只担不能争先恐后地报国。没学如何成功人世,却学与世无争顺其自然,不愿意逼着孩子们去争名夺利。

逐句剖析

"平生最恶牢骚语":平生最讨厌发牢骚,

# 恶:讨厌。

"作态呻吟苦恨谁":惺惺作态无病呻吟这是在怨谁呢。

"万事祸为福所倚":世间的一切事情,祸与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 倚:相依。

"百年力与命相持":人生百年努力与命运相伴相生。

# 力:努力。

"立身岂患无余地":不怕没地方安身立命,

"报国惟忧或后时":只担不能争先恐后地报国。

"未学英雄先学道":没学如何成功人世,却学与世无争顺其自然,

"肯将荣瘁校群儿":不愿意逼着孩子们去争名夺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自励二首(其一)》是近代梁启超创作的七言律诗。首联直言厌恶牢骚之语,展现豁达态度;颔联阐述“祸兮福所倚”的辩证哲理与人力抗命的信念;颈联表达立身报国的志向,强调不应担忧安身之处,而应忧虑报国时机稍纵即逝;尾联表明未学英雄先修心性之道,不在意与他人比较荣辱得失的心境。全诗体现了梁启超晚年从政治转向文化学术事业后的思想转变,以凝练笔触抒发自我勉励、超脱荣瘁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代维新派领袖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宏猷、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人,清光绪举人。他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其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早年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以“新民体”式新散文传播新学,影响巨大。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代表作品有《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著作辑为《饮冰室合集》,今辑有《梁启超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自厉》二首创作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这是其中一首,彼时梁启超已流亡海外三年,刚从印度、澳洲返回日本。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评价这两首诗“天骨开张,精力弥满”。诗歌充分抒发了梁启超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展现出他对社会改革理想的热烈憧憬,以及坚定变法图强的壮志豪情,极具精神感染力。梁启超曾赞赏陆游的英雄气概,而随着岁月流逝,他在政治上逐渐失望,转而投身文化学术领域。因此诗中尾联提及“学道”,流露出明显的出世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自励抒怀诗。表达了诗人晚年对牢骚的厌弃、对祸福相依的认知,展现其立身报国的志向。

2. 写作手法

用典:“报国惟忧或后时”化用《礼记》中“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的典故。子贡在祭典时面对众人狂欢,却无法体会其中快乐,借此含蓄表达自己流亡生涯中的孤独寂寞。

3. 分段赏析

首联“平生最恶牢骚语,作态呻吟苦恨谁”表明态度。诗人直言一生最厌恶的便是抱怨牢骚之语,认为矫揉造作地呻吟悲叹,既无人可怨,也无人能解。这两句承接前诗,与“群儿”的志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梁启超不怨天尤人,积极面对人生的豁达胸怀,为全诗奠定了坚毅洒脱的基调。颔联“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阐述深刻哲理。其点明世间万事万物,灾祸往往与福分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而人生百年,人力与命运始终相互抗衡。这两句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辩证思考,也暗示了他献身、著论志向背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即坚信通过自身努力,能在与命运的较量中实现价值,同时也为后文的志向抒发做铺垫。颈联“立身岂患无余地,报国惟忧或后时”,首句直白易懂,表达诗人对自身安身立命并不担忧,展现出其自信与从容;第二句化用《礼记》典故,以“报国惟忧或后时”含蓄流露流亡生涯中的寂寞之感,却又因对未来“十年之后”的预言,彰显出对报国时机的敏锐把握与坚定信念。此联既体现诗人的家国情怀,也暗含其虽处困境,仍心怀天下、矢志报国的决心。尾联“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回归诗学正道。诗人表示在成为英雄之前,应先修习为人处世之道,又反问怎会与世俗之人计较个人的荣耀与屈辱。这两句通过对自我修养与精神境界的追求描述,给读者留下丰富想象空间,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同时也呼应开篇,再次凸显其与“群儿”截然不同的志向与人生态度。

4. 作品点评

《自励二首(其一》是梁启超自我勉励之作,前半部分是其志向自誓,后半部分则为人生境遇自况。正如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所言,其作诗旨在抒发内心情感,此诗正是他的心灵写照。诗歌不仅饱含自勉之意,还蕴含劝勉他人的良苦用心。尽管篇末稍显凄清,但全诗主调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生动展现出一位志士的广阔胸怀,真切流露着诗人的内心独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蒋春霖《唐多令·枫老树留声》

下一篇:清·叶小鸾《雨夜闻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