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血一杯酒":洒下一杯饱含热血的酒,
"与君兄弟交":表明我与你是情同兄弟的交情。
"君母即我母":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
"君仇即吾仇":你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
"况我实君累":何况实际上我给你带来了诸多连累,
"君更不我尤":而你却更加不责怪我。
"我若不报君":我如果不报答你,
"狗彘之不犹":就连猪狗都不如。
"劝君且勿哭":劝你暂且不要哭泣,
"今哭何所求":如今哭泣又有什么所求呢?
"磨刀复磨刀":一遍又一遍地磨刀,
"去去不暂留":坚决地离开,一刻也不停留。
"上有天与日":头上有青天白日,
"鉴我即我谋":它们能明察我的行为,见证我的谋划。
"我行为公义":我此去行事,既是为了伸张公义,
"亦复为私仇":也是为了报私人的仇恨。
"脚蹴旧山河":我要用脚踢翻那旧有的山河秩序,
"手提贼人头":亲手提着仇敌的头颅。
"与君拜墓下":与你在墓前祭拜,
"一恸为君酬":以一场痛哭来报答你的情谊。
"万一事不成":万一事情不能成功,
"国殇亦足豪":像为国牺牲的人一样也足够豪迈。
"云霄六君子":那在戊戌政变中牺牲的六君子,
"来轸方且遒":后续发展势头正迅猛。
"谁能久郁郁":谁能长久地抑郁沉闷?
"长为儒冠羞":一直因身为儒生却无所作为而羞愧呢。
近代维新派领袖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宏猷、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人,清光绪举人。他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其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早年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以“新民体”式新散文传播新学,影响巨大。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代表作品有《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著作辑为《饮冰室合集》,今辑有《梁启超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爱国诗。诗中描绘了抗争场景,体现出强烈的抗争意识,表达了知识分子不愿长久压抑,渴望担当使命,改变现状的决心。
2. 分段赏析
“沥血一杯酒,与君兄弟交。君母即我母,君仇即吾仇”,诗人以豪迈坚定的口吻,表达与友人结下如兄弟般生死与共的情谊,视友人的母亲如自己母亲,将友人的仇当作自己的仇,体现出深厚真挚且重情重义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激昂壮烈的基调。“况我实君累,君更不我尤。我若不报君,狗彘之不犹”,诗人深感自己连累友人,而友人却毫无怨言,由此立下誓言,若不报答友人,连猪狗都不如,进一步强调对友人感恩图报的决心。“劝君且勿哭,今哭何所求?磨刀复磨刀,去去不暂留”,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哭泣,认为此时哭泣无济于事,应拿起刀准备出发,毫不犹豫地踏上征程,展现出果敢决绝的态度,凸显诗人为实现目标坚定的信念。“上有天与日,鉴我即我谋。我行为公义,亦复为私仇”,表明自己的行动有天地日月为证,既是为了公义,也是为报私仇,将个人情感与正义事业紧密相连,使行动的意义更为深远,体现诗人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脚蹴旧山河,手提贼人头。与君拜墓下,一恸为君酬”,描绘出一幅充满壮志豪情的画面,诗人想象自己能够踢翻旧山河,手斩敌人头颅,之后与友人在墓前祭拜,以悲痛之情告慰友人,尽显其壮志凌云与对友人承诺的坚守。“万一事不成,国殇亦足豪”,诗人直面可能失败的结果,认为即便如此,像为国牺牲的烈士一样,也是豪迈光荣的,展现出不惧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云霄六君子,来轸方且遒。谁能久郁郁,长为儒冠羞”,提及“云霄六君子”,表明志同道合者众多,且后继有人,激励自己和友人不要长久抑郁,不能因身为文人而无所作为感到羞愧,传达出积极进取、不甘平庸的精神。
下一篇:清·钱谦益《碧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