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忆中原事可哀":猛然想起中原之事,实在令人悲哀,
"苍黄天地入蒿莱":天地间一片混乱,陷入荒芜衰败。
"何心更作喁喁语":哪还有心情再作轻声细语的交谈,
"起趁鸡声舞一回":起身趁着鸡叫声,像闻鸡起舞般振作一回。
近代维新派领袖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宏猷、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人,清光绪举人。他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其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早年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以“新民体”式新散文传播新学,影响巨大。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代表作品有《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著作辑为《饮冰室合集》,今辑有《梁启超全集》。
1. 分段赏析
“猛忆中原事可哀”,“猛忆”二字,突出了诗人对中原之事的突然回想,直击诗人内心。“事可哀”则直接表明诗人对中原局势的态度,“哀”字饱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奠定了全诗沉痛的基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悲哀。“苍黄天地入蒿莱”,“苍黄”描绘出天地间一片混乱、变色的景象,象征着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入蒿莱”则进一步描绘出国家陷入荒芜、衰败的惨状,仿佛天地间都被荒芜所笼罩。此句通过对天地衰败景象的描写,借景抒情,将诗人内心对国家沉沦的悲痛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何心更作喁喁语”,在前面描绘国家衰败、内心悲痛的基础上,诗人在此表明自己已无心再像平常一样作轻声细语的闲聊。“何心”二字,强烈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国家危亡时的沉重心情,体现出诗人心系国家命运,无暇顾及日常琐事的专注与焦急。“起趁鸡声舞一回”,诗人借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展现出自己不甘于国家沉沦,决心奋发图强的精神。“起趁鸡声”,表现出诗人抓住时机、毫不懈怠的态度,“舞一回”则象征着诗人积极行动、有所作为的决心,从沉痛的感慨转变为激昂的壮志,使全诗的情感达到高潮,表达出诗人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国家命运的强烈愿望。
上一篇:清·乾隆《喜鹊》
下一篇:清·谭嗣同《道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