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惊千里":千里瑞雪,白茫茫一片,令人惊艳,
# 瑞雪:应时而下的雪量适中的雪。
"同云暗九霄":天上的白云也不能与之相比。
# 九霄:天之极高处。,同云暗:一作从风下。
"地疑明月夜":看到照射在地面的月光就知道是夜晚了,
# 地疑明月夜:一作龙沙飞正远,玉马地还销。
"山似白云朝":看到雪白如云的山峰就知道已经到了早晨。
"逐舞花光动":蹁跹起舞如同花的色彩一般闪动,
"临歌扇影飘":歌唱时摇扇的风姿韵态摇曳生姿。
"大周天阙路":武周时期京都的道路,
"今日海神朝":就像今天海神来朝一样。
唐武后及唐中宗时期的文学领袖之一
李峤(645?~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举进士,曾三次拜相,也曾数次贬官,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官至中书令。李峤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他的诗作以五言诗成就最高,作诗讲求声律,多咏物之作,《汾阴行》感慨遥深,玄宗许为“真才子”之作。其诗多应制、咏物之作,词采典丽,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明人辑其诗为《李峤集》3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瑞雪纷飞的壮丽景象,以“瑞雪”象征吉祥,通过对雪覆盖之广、雪后景色如月夜仙境以及雪灵动姿态等描写,展现了自然雪景的壮美,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赞美之情。
2. 分段赏析
首联:“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惊”字生动地表现出瑞雪纷纷扬扬,瞬间覆盖千里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暗”字则描绘出云层浓厚,遮蔽九霄的阴沉之态,营造出一种宏大而肃穆的氛围。此联对仗工整,展现出雪来临前的壮观景象。颔联:“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运用联想的手法,将雪后的大地比作明月照耀的夜晚,明亮洁白;把覆雪的山峦比作白云涌起的清晨,缥缈空灵。从视觉角度进一步描绘雪后的奇异景色,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颈联:“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诗人从动态角度描写,仿佛雪花随着舞者的身姿舞动,闪烁着光芒;又像歌者舞动扇子时飘飞的影子,灵动活泼。这一联赋予雪以灵动的生命力,使雪的形象更加鲜活。尾联:“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展现出雪后的场景如同通往天庭的道路,连海神都来朝拜,进一步渲染出雪带来的壮丽与神圣之感,升华了诗歌意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 咏物诗,齐梁始多有之,其标格高下,犹画之有匠作,有士气。征故实,写色泽,广比臂,虽极镂绘之工,皆匠气也。又其卑者,饾凑成篇,谜也,非诗也。李峤称“大手篇”,咏物尤其属意之作,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亦匠笔耳。
明末清初王夫之《姜斋诗话》
# 读李巨山咏物百馀诗,固是淹雅之士,但整核而已,末甚精出。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李巨山咏物百二十首,虽极工切,而声律时有未调,犹带齐梁遗习,未可遽以唐人试帖例视。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
下一篇: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