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huái
怀
shī
shǒu

朝代:清作者:曾国藩浏览量:3
xià
西
fēng
chuī
tiān
huí
tóu
wàn
shì
fēi
zhōu
jiàn
ēn
yuàn
zhào
shā
nián
nián
bàn
lèi
yǎng
lín
gòu
zhōng
rán
xué
huáng
hào
dàng
cāng
míng
fēi

译文

树叶落下像下雨,西风吹动着我的衣衫。天地间的气息变得肃杀,回头看世间万事都已不同。空着的船不会与人相撞抵触,恩怨会招致杀身的危机。年年被外物所牵绊劳累,无论低头还是抬头都邻近着非议指责。即便最终要学习黄鹄高飞,在广阔的大海上自由飞翔。

逐句剖析

"木叶下如雨":树叶落下像下雨,

# 木:一作大。

"西风吹我衣":西风吹动着我的衣衫。

"天地气一肃":天地间的气息变得肃杀,

"回头万事非":回头看世间万事都已不同。

"虚舟无抵件":空着的船不会与人相撞抵触,

"恩怨召杀机":恩怨会招致杀身的危机。

"年年绊物累":年年被外物所牵绊劳累,

"俯仰邻诟讥":无论低头还是抬头都邻近着非议指责。

"终然学黄鹄":即便最终要学习黄鹄高飞,

# 鹄:一作鹤。

"浩荡沧溟飞":在广阔的大海上自由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怀诗五首(其一)》是清代曾国藩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秋日景象抒发情怀。主题及内容围绕秋日景色与内心感慨展开,描写了秋叶飘落、西风吹衣的秋景,以及世事变迁、受世俗束缚的感慨,表达超脱世俗的愿望。写作手法上继承汉魏古诗传统,用直抒胸臆与隐喻象征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赏析来看,诗句借“木叶”“西风”营造肃杀意境,以“黄鹄”隐喻超脱之志。作品体现出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全诗通过秋日意象,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时局下的复杂心境与精神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曾国藩(1811~1872),晚清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道光进士,咸丰初在湘乡办团练,后扩编为湘军。同治元年,擢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后与李鸿章在上海创江南制造总局,兴办军事工业。同治十一年卒,谥文正。他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工诗与古文。其诗宗苏轼、黄庭坚。其文宗法桐城而能扩大,变雅洁为雄肆。曾国藩论文,鼓吹桐城声气,素有“中兴桐城”之誉。早年深入研究桐城派首领的作品和理论,并接受其影响,尤其对姚鼐更是崇敬,自称“国藩之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有《曾文正公全集》,今辑有《曾国藩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社会动荡,曾国藩组建湘军初期,在湖南督办团练,面对时局与仕途波折,于咸丰三年前后创作了这组诗,借秋日抒发心中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怀诗。介绍了秋日的所见所感,描绘了落叶、西风等秋景,以及对世事、仕途的感慨,体现了乱世中士大夫的复杂心境,营造了肃杀苍凉的氛围,表达了政治抱负难施的苦闷与归隐之思。

2. 分段赏析

“木叶下如雨,西风吹我衣”,此句描绘秋日景象,“木叶下如雨”写出树叶像雨一样飘落,“西风吹我衣”则写西风吹动衣衫,营造出肃杀苍凉的氛围,开篇便奠定了秋日感怀的基调,引出下文的感慨。​“天地气一肃,回头万事非”,“天地气一肃”写出秋气肃杀,天地间一片肃穆;“回头万事非”则抒发了回首过往,世事皆已不同的感慨,将秋景的肃杀与人事的变迁相联系,加深了感怀的意味。​“虚舟无抵忤,恩怨召杀机”,“虚舟无抵忤”借用《庄子》典故,说空船不会与人相撞,象征无争便无冲突;“恩怨召杀机”则指出恩怨会引发争斗,两句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无争处世哲学的认同。​“年年绊物累,俯仰邻诟讥”,“年年绊物累”写出常年被外物所累的状态;“俯仰邻诟讥”描绘出无论进退都可能遭受非议的处境,体现了作者在仕途上的困顿与无奈。​“终然学黄鹄,浩荡沧溟飞”,“终然学黄鹄”表达了最终想要像黄鹤一样的愿望;“浩荡沧溟飞”则描绘出在广阔的大海上自由飞翔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渴望超脱世俗桎梏、获得自由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88》

下一篇:清·曾国藩《桂湖五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