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yīn
shǔ

朝代:唐作者:陈子昂浏览量:1
shān
jīn
ráo
yīng
líng
sòng
jūn
wéi
bié
duàn
xiāng
qíng
piàn
yún
shēng
xié
yǐn
tíng
zuò
kàn
zhēng
mò‌
wéi
jiàn
yuǎn
shān
qīng

译文

禺山的道路金碧辉煌,这里富饶且充满英灵。送你一程以告别,心中悲切,故乡的情谊被切断。孤零零的云朵在远方的浦口升起,斜阳藏在离别亭中。坐在这里看着你远去的身影渐渐消失,只能看到远方的青山。

逐句剖析

"禺山金碧路":禺山的道路金碧辉煌,

# 禺:一作蜀。

"此地饶英灵":这里富饶且充满英灵。

"送君一为别":送你一程以告别,心中悲切,

"凄断故乡情":故乡的情谊被切断。

"片云生极浦":孤零零的云朵在远方的浦口升起,

# 片:一作夏。

"斜日隐离亭":斜阳藏在离别亭中。

"坐看征骑没":坐在这里看着你远去的身影渐渐消失,

"惟见远山青":只能看到远方的青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殷大入蜀》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殷大入蜀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眷恋。首联描绘了禺山的壮丽景色,为送别场景增添了庄重的氛围。颔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和对故乡的眷恋。颈联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进一步烘托了离别时的凄凉氛围。尾联以诗人目送友人离去的背影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远方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杰出诗人,“诗骨”

陈子昂(659后~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文明元年进士,因上书论政被武则天赞赏,授麟台正字,转右拾遗,故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先驱,主张恢复建安文学传统。所作《感遇》等诗,指斥时弊,抒写情怀,风格高昂清峻。其文力求内容充实,说理精辟;形式上破骈为散,疏朴近古,为唐代古文运动发展起了先导作用。代表作品有《感遇》《登幽州台歌》。著有《陈伯玉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禺山金碧路,此地饶英灵。”开篇描绘了禺山金碧辉煌的道路,以及此地盛产英灵的景象,为送别营造了一种壮丽的背景,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此行的重要意义。颔联:“送君一为别,凄断故乡情。”诗人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与伤感,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送别的场景更加动人。颈联:“片云生极浦,斜日隐离亭。”通过描写片云在远方的浦口升起,斜阳隐藏在离亭之后,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尾联:“坐看征骑没,惟见远山青。”诗人描绘了自己目送友人远去,直到身影消失在远方,只剩下远山青翠的画面,以景结情,余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江油尉》

下一篇:唐·岑参《寄韩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