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jiāng
yóu
wèi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lán
guāng
shēn
yuàn
bàng
shuǐ
líng
líng
yàn
cháo
guān
shè
yún
tīng
xié
guò
lián
juǎn
luàn
fēng
qīng
shén
xiān
wèi
fén
xiāng
dào
jīng

译文

在那被山间雾气笼罩的深深庭院里,靠近台阶处溪水潺潺流淌。野燕在官府房舍中筑巢,溪边的云朵悠悠飘入古老的厅堂。夕阳西斜,一位小吏独自走过,卷起门帘,只见那重重叠叠的山峰一片青绿。这位如五色祥云般超凡的县尉啊,正点燃香火,虔诚地诵读着道家经典。

逐句剖析

"岚光深院里":在那被山间雾气笼罩的深深庭院里,

"傍砌水泠泠":靠近台阶处溪水潺潺流淌。

# 泠泠:状水声清脆。(当时尉厅傍叮当泉),傍砌:临近台阶。

"野燕巢官舍":野燕在官府房舍中筑巢,

"溪云入古厅":溪边的云朵悠悠飘入古老的厅堂。

"日斜孤吏过":夕阳西斜,一位小吏独自走过,

"帘卷乱峰青":卷起门帘,只见那重重叠叠的山峰一片青绿。

"五色神仙尉":这位如五色祥云般超凡的县尉啊,

"焚香读道经":正点燃香火,虔诚地诵读着道家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江油尉》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江油县尉厅的环境与人物活动,展现出县尉的志趣高雅,同时融入作者对“无为而治”治世之道的向往,体现李白诗歌在写景叙事中寄寓情志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开元初年(722年),时年二十三岁的李白在龙州,与江油县尉交流诗论、怀古览胜,触景生情。全诗围绕处于深山的县尉厅展开,既写厅舍之僻静清幽,也暗蕴县尉的闲愁,于此情境下创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寄意的五言律诗。诗中先描绘县尉厅的环境,“岚光深院里,傍砌水泠泠。野燕巢官舍,溪云入古厅”展现厅舍被山光、溪水环绕,野燕筑巢、溪云飘入的幽静之景;后通过“日斜孤吏过,帘捲乱峰青。五色神仙尉,焚香读道经”,刻画县尉在夕阳、乱峰背景下,焚香读经的闲适形象,表达对县尉高雅志趣的赞赏,暗含对理想治世境界的追求。

2. 写作手法

环境描写:通过“岚光”“水泠泠”“野燕”“溪云”等意象,勾勒出县尉厅幽静、空灵的环境,烘托县尉超脱世俗的形象。细节描写:“焚香读道经”这一细节,生动刻画县尉的日常活动,暗示其志趣高雅,不随流俗。寓情于景:借县尉厅的清幽环境与县尉的闲适状态,寄托作者对“无为而治”治世理想的追求,将情感融入景、人之中。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岚光深院里,傍砌水泠泠。野燕巢官舍,溪云入古厅。”聚焦县尉厅环境,山间雾气笼罩深院,溪水潺潺,野燕在官舍筑巢,溪云飘入古厅,营造出静谧、清幽的氛围,区别于一般官衙的喧闹,凸显环境的独特。后四句“日斜孤吏过,帘捲乱峰青。五色神仙尉,焚香读道经。”由环境转向人物,夕阳下官吏孤单走过,帘幕卷起可见乱峰青翠,而县尉如“五色神仙”,焚香诵读道经,展现其超然世俗的高雅志趣,也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无为而治、闲适治世状态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相和歌辞·白头吟二首》

下一篇:唐·陈子昂《送殷大入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