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岳阳尽":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
# 岳阳:即岳州,以在天岳山之南,故名。治所在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市。
"川迥洞庭开":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 洞庭开:指洞庭湖水宽阔无边。,迥:远。一作向。
"雁引愁心去":看见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
# 雁引愁心去:一作雁别秋江去。
"山衔好月来":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 山衔好月来:指月亮从山后升起,如被山衔出。
"云间连下榻":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
# 连下榻:为宾客设榻留住,用汉代陈蕃礼徐穉、周璆事。连,一作逢。
"天上接行杯":如同在天上传杯饮酒。
# 行杯:谓传杯饮酒。
"醉后凉风起":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
"吹人舞袖回":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 回:回荡,摆动。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登楼写景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夏十二登上岳阳楼后,看到岳阳城尽收眼底、洞庭湖广阔无垠,大雁带走愁心、青山衔来明月,仿佛在云间下榻、于天上举杯的景象。通过这些描写,展现出岳阳楼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在登楼时乐以忘忧的闲适心境和旷达的襟怀。
2. 写作手法
拟人:“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赋予大雁和青山以人的“引”和“衔”的动作,形象地写出大雁带走愁绪,明月被青山送来的美妙画面,使诗句富有情趣。烘托:全诗虽未直接写楼高,却通过“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等描写,以登楼所见的广阔景象,如岳阳城尽收眼底、洞庭湖辽阔无边等,从侧面烘托出岳阳楼的高耸。夸张:“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夸张地说仿佛在云间安置床铺,在天上举杯饮酒,生动地烘托出岳阳楼之高,也体现出诗人豪放的情怀。
3. 分段赏析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尽”“迥”“开”三字精炼,生动展现出从岳阳楼远眺时,岳阳一带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悠长、洞庭湖开阔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所见远景,以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暗示岳阳楼之高,不着痕迹地表现出其雄伟壮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引”和“衔”运用拟人,赋予雁和山以人的动作,将愁心被带走、明月被送来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两句对仗工整,不仅营造出美妙的意境,还体现出诗人此时心情的转变,富有情趣与浪漫色彩。“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夸张与衬托,说在楼上住宿饮酒如同在云间、天上,极力渲染岳阳楼高耸入云,同时也展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情怀,在这样的高楼上宴饮,充满奇幻之感。“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从触觉角度写在高楼上醉酒后感受到凉风,“吹人舞袖回”描绘出人物的动态,使画面鲜活。既呼应前文写楼高风急,又烘托出诗人超脱豁达的心境,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李白所写的一首诗。在文学价值上,诗人以独特视角,借助陪衬、烘托和夸张手法,不着痕迹地凸显岳阳楼之高,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其语言风格豪放飘逸,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等句,将自然万物拟人化,充满浪漫色彩与情趣。从文学地位看,此诗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洒脱的特质,对后世文学创作在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融合上有着借鉴意义。
上一篇:唐·王勃《蜀中九日》
下一篇:唐·高适《燕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