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时杏日不争浓":在桃花、杏花盛开时它从不与其争奇斗艳,
# 桃时杏日:指桃杏开花的早春时候。
"叶帐阴成始放红":等到叶密成帐时才慢慢开始绽放。
# 叶帐:一作翠幄。
"晓艳远分金掌露":清晨艳丽的花朵好似金掌承接着洁净清凉的露水,
# 金掌:铜制的仙人手掌。
"暮香深惹玉堂风":傍晚幽香飘溢与那豪华富丽的住宅里的香风争惹。
# 玉堂:富贵人家。
"名移兰杜千年后":兰草、杜若一类的名花要想改变得像牡丹那样,至少得一千年以后呢,
# 兰杜:兰草、杜若,皆香草。,移:改变。
"贵擅笙歌百醉中":你是花中之王,独占尊位,比动听的笙歌还醉人。
# 笙歌百醉:指饮酒作乐。,擅:独自据有。
"如梦如仙忽零落":牡丹花啊,为什么像梦中的仙人一样飘走了,
"暮霞何处绿屏空":只空留下绿色似屏的叶子呢。
# 空:指花已落,惟有叶。,暮霞:比喻牡丹花。
唐代诗人
韩琮(?~?),唐代诗人。字成封,一作代封。长庆四年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十二年任湖南观察使,军乱被逐。咸通中,官至右散骑常侍。韩琮工诗,七律多咏物之作。其诗多清新之制,婉转有思致。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评曰:“韩成封咏物,七字着色巧衬,是当行手。”主要作品有《杨柳枝》《杨柳枝词》《暮春浐水送别》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牡丹独特的开花习性,不与桃杏争春,展现其清晨娇艳、傍晚飘香的姿态。体现了牡丹的名贵,声名远扬。同时表达了对牡丹如梦如仙般凋零的惋惜之情,借牡丹抒发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怀。
2. 写作手法
比喻:“暮霞何处绿屏空”中,“暮霞”喻牡丹花,“绿屏”喻牡丹叶,形象地描绘出牡丹凋零后的景象,以具体可感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表达诗人对牡丹命运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绽红。”首联便颂扬牡丹独特品格:其一是谦逊内敛,在桃杏争春的早春之际,不与百花竞艳;其二为沉稳务实,待到枝叶繁茂如帐时,方才绽放华彩。“晓艳遥分金掌露,暮香潜惹玉堂风。”颔联进一步礼赞牡丹的高雅与无私。清晨,牡丹那娇艳的花苞仿若汲取了“金掌露”的灵秀,高高挺立承接清露。传说汉武帝为求长生,铸铜人高擎铜盘以承甘露,此即“金掌露”。得益于天赐甘露的滋养,牡丹愈发娇艳,香气愈发浓郁,故而在夜晚,它能幽幽释放芬芳,与玉堂的香风暗自争胜。这一“晓”一“暮”,从整体上概括了牡丹一天的韵致,两者相互关联;“遥分”“潜惹”,一纵一横,动静相宜,将牡丹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此中牡丹,绝非追逐富贵之流,而是超凡脱俗、雅韵致极的高士。“名超兰杜千年后,贵压笙歌百醉间。”于群芳之中,牡丹难免遭人嫉妒,然而嫉妒者的心思终是枉然。颈联里,诗人先以嘲讽口吻说道:“名超兰杜千年后”,“移”在此处意为超越,即便如兰草、杜若这般的名花,想要企及牡丹的声名,怕是千年之后也难以实现。紧接着满怀自豪地赞叹:牡丹啊,你不愧是花中王者!“贵压笙歌百醉间”,在那笙歌缭绕、众人沉醉的场合,你的尊贵风姿,远胜动人笙歌,令人心醉神迷。“如梦似仙倏零落,暮霞消逝绿屏孤。”牡丹的命运终究令人叹惋:“如梦似仙倏飘零”,一个“倏”字,道尽官场风云瞬息万变。“暮霞消逝绿屏孤”承接上句“倏零落”,以“暮霞”比喻牡丹花,“绿屏”比作牡丹叶,生动贴切。诗人满含惆怅,深沉喟叹:牡丹花啊,为何如梦幻仙人般骤然离去,徒留那如绿屏般的叶子,孤寂独存?此句与后人李清照“绿肥红瘦”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表面上句句都在描绘花朵,实则处处以花喻人,将诗人自身的心事不着痕迹地融入其中。恰似诗人于大中十二年(858年)遭都将石载顺等人驱逐,从而失去官职后,借诗中花的种种境遇,暗自诉说着自己当时复杂的心境。
上一篇:唐·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下一篇:唐·聂夷中《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