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áng
zhōu

朝代:唐作者:韩琮浏览量:1
shù
huā
jǐn
yīng
liǔ
ruò
gèng
yóu
huān
yàn
bēi
jiàn
bié
shí

译文

树木开出的花朵如同锦绣一般艳丽,黄莺啼鸣,柳条如丝。再次来到欢宴之地游玩,悲伤地见到离别之时。

逐句剖析

"树发花如锦":树木开出的花朵如同锦绣一般艳丽,

# 锦:锦画。,花:发芽。

"莺啼柳若丝":黄莺啼鸣,柳条如丝。

# 柳:柳树枝。,啼:啼叫。

"更游欢宴地":再次来到欢宴之地游玩,

"悲见别离时":悲伤地见到离别之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韩琮写的一首五言绝句。一说为薛逢诗。此诗前两句描绘出繁花似锦、柳丝低垂、莺啼婉转的春日盛景;后两句笔锋陡转,写诗人梦回故乡,重游昔日欢宴之地,却悲哀地见到离别时的场景。全诗以乐景起笔,以悲情收尾,借梦中春景与别离之境,含蓄地抒发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与离情别绪,情景转换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韩琮(?~?),唐代诗人。字成封,一作代封。长庆四年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十二年任湖南观察使,军乱被逐。咸通中,官至右散骑常侍。韩琮工诗,七律多咏物之作。其诗多清新之制,婉转有思致。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评曰:“韩成封咏物,七字着色巧衬,是当行手。”主要作品有《杨柳枝》《杨柳枝词》《暮春浐水送别》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思乡诗。描绘了诗人梦中所见繁花似锦、莺啼柳拂的春日盛景,以及梦回故乡后重历昔日别离场景的情景。借梦境中虚实交织的画面,将春景的美好与别离的悲伤相互映衬,含蓄而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眷恋之情。

2. 分段赏析

“树发花如锦”描绘的是春日树木繁花盛开的景象。一个“发”字极为精妙,它生动地展现出树木从沉睡中苏醒,花朵竞相绽放的动态过程,赋予了树木以生机与活力。“如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盛开的花朵比作华丽的锦缎,形象地描绘出花朵色彩斑斓、繁茂艳丽的特点,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春日画卷,眼前满是繁花似锦的绚烂之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氛围。“莺啼柳若丝”描绘了黄莺啼鸣、柳枝摇曳的画面。“莺啼”从听觉角度入手,清脆悦耳的莺啼声打破了春日的宁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活泼的气息,让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柳若丝”运用比喻,将柔软细长的柳枝比作丝线,生动地展现出柳枝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的形态,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春日柳树的柔美与轻盈。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维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活力,进一步渲染了欢快愉悦的氛围。“更游欢宴地”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场景,“更游”表示再次游览,暗示诗人此前或许曾在此处有过欢乐的经历。“欢宴地”则直接说明了这是一个充满欢乐氛围的地方,人们在此宴饮、游玩,享受着欢乐的时光。此句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通过描绘欢乐的场景,与后文的离别之悲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伤情绪,让读者更能深刻地感受到离别之愁的沉重。“悲见别离时”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悲”字直接点明了诗人此时的心境,一个“悲”字,将诗人内心的痛苦、不舍与哀伤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别离时”则明确了悲伤的缘由,在这样一个本应充满欢乐的地方,诗人却遭遇了离别,这种欢乐与悲伤的强烈反差,使诗人的痛苦更加深沉。此句直抒胸臆,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之情推向了极致,让读者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具有很强的情感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送人赴安西》

下一篇:唐·胡曾《咏史诗·鸿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