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韩琮浏览量:1
yīn
yún
sàn
qīng
cháng
wéi
lín
míng
zhǎng
guī
tiān
qiàn
kuò
chūn
fēng
gōu
píng
xuān
chē
chù
guī
pín
shī
湿
luó
rén
shēng
liú
shàng
zhū
shù
zhuǎn
fēn
míng

译文

阴云低垂,轻柔的雨丝拂地飘洒,长久以来都享有润泽万物之美名。夜里的浦口涨水,天堑变得宽阔,春风吹过,御沟的水面平静如镜。多少轩车在雨中归来,频繁被淋湿,又有哪位穿着罗绮的女子,在雨中去得令人心惊。却比不上雨滴落在荷叶之上,好似无数珍珠滚动,晶莹分明。

逐句剖析

"阴云拂地散丝轻":阴云低垂,轻柔的雨丝拂地飘洒,

"长得为霖济物名":长久以来都享有润泽万物之美名。

"夜浦涨归天堑阔":夜里的浦口涨水,天堑变得宽阔,

"春风洒入御沟平":春风吹过,御沟的水面平静如镜。

"轩车几处归频湿":多少轩车在雨中归来,频繁被淋湿,

"罗绮何人去欲生":又有哪位穿着罗绮的女子,在雨中去得令人心惊。

# 生:一作惊。

"不及流他荷叶上":却比不上雨滴落在荷叶之上,

"似珠无数转分明":好似无数珍珠滚动,晶莹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雨》是唐代诗人韩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雨为主题,描绘了雨带来的各种景象,赞颂了雨能济物的美名,同时也表达了对雨不同状态的观察与感受。写作上,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对“阴云拂地散丝轻”等景象的刻画,展现出雨的轻柔;又通过“夜浦涨归天堑阔,春风洒入御沟平”等句,从宏观角度描绘雨势带来的变化。分段来看,首联点明雨能济物得名,颔联写雨使江浦、御沟的变化,颈联写雨对行人的影响,尾联则聚焦于荷叶上的雨珠。整首诗语言细腻,从不同方面展现了雨的特点和影响,既写了雨的济世之功,又有对雨景的生动描绘,情感细腻,描写精妙,将雨的形态和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韩琮(?~?),唐代诗人。字成封,一作代封。长庆四年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大中十二年任湖南观察使,军乱被逐。咸通中,官至右散骑常侍。韩琮工诗,七律多咏物之作。其诗多清新之制,婉转有思致。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评曰:“韩成封咏物,七字着色巧衬,是当行手。”主要作品有《杨柳枝》《杨柳枝词》《暮春浐水送别》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阴云拂地散丝轻,长得为霖济物名”,开篇以细腻笔触描绘出雨丝轻柔落下的景象,“散丝轻”生动展现雨的轻盈姿态,同时点明雨因能润泽万物而得名,奠定了赞颂雨济世之功的基调;颔联“夜浦涨归天堑阔,春风洒入御沟平”,从宏观角度落笔,写夜晚雨水使江浦水位上涨,江面宽阔如天堑,春风中雨洒入御沟,水面变得平缓,通过对江浦、御沟在雨后变化的描写,展现出雨势带来的宏大场景变化;颈联“轩车几处归频湿,罗绮何人去欲生”,聚焦于雨中的行人,写几处归来的轩车被雨打湿,身着罗绮的行人在雨中出行,“湿”和“惊”等字,生动表现出雨给行人带来的影响;尾联“不及流他荷叶上,似珠无数转分明”,视角转向荷叶上的雨珠,将雨珠比作无数滚动的珍珠,通过精妙的比喻,以灵动的笔触描绘出雨珠在荷叶上晶莹剔透、圆润流转的美妙姿态,表达出诗人对这一景象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从另一角度展现雨的别样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宋雍《失题》

下一篇:唐·吴筠《高士咏·壶丘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