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杲冬日出":冬日的太阳明亮温暖地升起,
"照我屋南隅":照耀在我屋子的南角。
"负暄闭目坐":背着阳光,闭上眼睛静静地坐着,
"和气生肌肤":祥和之气在肌肤中滋生。
"初似饮醇醪":起初如同饮用醇厚的美酒,
"又如蛰者苏":又好像冬眠的动物苏醒过来。
"外融百骸畅":身体外部在温暖下全身舒畅,
"中适一念无":内心舒适,没有一丝杂念。
"旷然忘所在":心境开阔,忘却了自己身处何处,
"心与虚空俱":心灵仿佛与虚空融为一体。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多感官描写:从触觉“和气生肌肤”描绘阳光温暖,又用味觉比喻“初似饮醇醪”,将晒太阳的舒适比作饮酒陶醉,从多感官角度增强体验感,生动展现惬意状态。借景抒情:开篇“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描绘冬日暖阳照屋角之景,营造温馨氛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安宁,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2. 分段赏析
《负冬日》“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开篇点明冬日与地点,“杲杲”突出冬日阳光明亮温暖,为全诗奠定温暖祥和基调,描绘出一幅阳光洒于屋角的静态画面,引出后文诗人在这环境中的感受。“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描述诗人晒太阳的姿态与感受。“负暄闭目坐”呈现出专注享受阳光的状态,“和气生肌肤”从触觉细腻传达出阳光带来的舒适,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温暖。“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运用比喻,把晒太阳的感觉比作饮美酒般陶醉,又像冬眠动物苏醒般重获生机,从不同角度展现身体与心灵在暖阳下的变化,生动且形象地表达出愉悦之感。“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由身体的舒适延伸到心灵的超脱。身体在阳光温暖下舒畅,内心杂念全无,进而忘却自我,与虚空相融,升华了诗歌的意境,展现诗人精神层面的宁静与空灵。
上一篇:唐·戴叔伦《花》
下一篇:唐·白居易《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