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来脱宝剑":喝醉后解下宝剑,
"旅憩高堂眠":在高堂中暂时休息入眠。
# 旅憩:旅途休息。
"中夜忽惊觉":半夜忽然惊醒,
# 惊觉:睡梦中惊醒。
"起立明灯前":起身站在明亮的灯前。
"开轩聊直望":打开窗户随意远望,
# 开轩:开窗。
"晓雪河冰壮":清晨的雪和冰河十分壮美。
"哀哀歌苦寒":悲哀地歌唱着严寒的苦楚,
# 苦寒:《苦寒行》,古乐府名。
"郁郁独惆怅":心中忧郁独自惆怅。
"傅说版筑臣":傅说是从事板筑的臣子,
# 傅说版筑臣:傅说:商王武丁的大臣。相传原是傅岩地方从事版筑的奴隶,后被武丁任为大臣,治理国家。《韩诗外传》:傅说负土而板筑,以为大夫,其遇武丁也。李善《文选注》:“郭璞《三苍解诂》曰:板,墙上下板。筑,杵头铁沓也。”
"李斯鹰犬人":李斯曾是掌管鹰犬的小吏。
# 李斯:秦相,他在未显达时常带鹰犬出城门去打猎。
"欻起匡社稷":他们突然奋起匡扶国家,
# 欻起:忽然而起。欻:忽然。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举师扬威,并匡社稷。”
"宁复长艰辛":哪还会长期处于艰辛之中。
"而我胡为者":而我又是在做什么呢?
"叹息龙门下":在龙门下叹息。
"富贵未可期":富贵难以期望,
"殷忧向谁写":深深的忧虑向谁倾诉呢?
# 殷忧:深深的忧心、忧虑。阮籍诗:“感物怀殷忧。”李善注:“《韩诗》曰:‘耿耿不寐,如有殷忧。’《诗经·国风》:‘以写我忧。’《毛传》曰:‘写,除也。’”
"去去泪满襟":越想越泪满衣襟,
"举声梁甫吟":放声高吟《梁甫吟》。
# 梁甫吟:古代用作葬歌的一种民间曲调,音调悲切凄苦。
"青云当自致":要靠自己努力达到青云之境,
# 青云:指高位。《史记·范睢传》:“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何必求知音":何必寻求知音举荐呢?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叙述诗人醉后入眠又半夜惊醒的情景,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展现出一种深夜醒来的恍惚与迷茫氛围。“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诗人打开窗户看到晓雪河冰,借这寒冷壮阔之景,直接抒发心中的悲哀与惆怅,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闷情绪。“傅说板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通过列举傅说和李斯的典故,表达对古人能够从卑微到匡扶社稷的赞叹,同时暗示自己也渴望有这样的机遇,为下文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埋下伏笔。“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诗人将自己与古人对比,发出“而我胡为者?”的自问,表达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前途的迷茫,感慨富贵难求,忧虑无处倾诉,只能泪满衣襟,高吟《梁甫吟》,进一步强化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在前面抒发苦闷的基础上,诗人最后表明要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不必依赖知音,展现出一种虽身处困境却依然豪迈洒脱、坚定自信的精神,使诗歌的情感得到升华。
上一篇: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
下一篇:唐·杜甫《独坐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