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不敢卧烟霞":在这政治清明的时代,不敢隐居享受山水之乐,
"又见秦城换物华":又看到京城长安的景物变换。
"残雪未销双凤阙":皇宫的残雪尚未消融,
"新春已发五侯家":新春的气息已经在权贵豪门之家显现。
# 侯:一作陵。
"甘贫只拟长缄酒":甘愿清贫,只愿长久戒酒度日,
# 缄:一作监。
"忍病犹期强采花":忍着病痛,仍期盼勉强去采摘春花。
"故国别来桑柘尽":离别家乡以来,那里的桑柘树早已被战乱摧毁殆尽,
"十年兵践海西艖":十年兵灾践踏,连海西的船坞都满目疮痍。
晚唐诗人
张蠙(?~?),唐代诗人。字象文,池州青阳(今安徽贵池)人。乾宁进士,曾官校书郎、栎阳尉、犀浦令。王建开国后,他任膳部员外郎、金堂令等职。张蠙与郑谷、许棠等人并称“咸通十哲”,也是“九华四俊”之一。其工诗,尤长于写景状物。其诗风多受贾岛影响,精于锤炼,注重苦吟,诗作中有同情社会底层的一面,更多地流露出对个人遭际的抱怨。入蜀后生活较为安逸,致使晚期诗风趋向纤弱。代表作品有《乱中寄友人》《登单于台》《过萧关》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诗人表明在政治清明之时,自己不敢隐居,只能面对长安城中时光流转、物换星移的景象。“不敢卧烟霞”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一种责任感或无奈感;“又见秦城换物华”描绘了长安城的景物变换,而“又见”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颔联“残雪未销双凤阙,新春已发五侯家”,这两句通过“残雪”与“新春”、“双凤阙”与“五侯家”的鲜明对比,描绘出宫廷的庄严与残雪未消的清冷,以及权贵之家在新春到来时的热闹与生机,暗示了社会的阶层差异和贫富不均,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现实的感慨。颈联“甘贫只拟长缄酒,忍病犹期强采花”写出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甘于贫困,打算长久戒酒以节省开支,同时在忍受病痛的情况下,还期望能够勉强去采花,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对生活的一丝热爱和期待,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诗人的悲苦之情。尾联“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艖”,诗人的情感在此处达到高潮。由眼前的长安春景联想到自己的故国,自从离开后,那里的桑树和柘树都已被战争摧毁,十年的战乱让海西一带一片凋零。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战乱的痛恨和痛心疾首,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动荡紧密相连,使全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
上一篇:唐·邵谒《岁丰》
下一篇:唐·毛熙震《酒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