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i
怀

朝代:唐作者:张蠙浏览量:1
yuè
cóng
chù
shàng
jiāng
biān
shēn
shí
guī
shí
nián
jiǔ
hán
fēng
mèng
sǎo
huā

译文

月亮里的路从什么地方上去,在江边的我应该什么时候回去。十载光阴里,在九条大路的寒风之夜,在梦中清扫着芦花的飞絮,沾染在我的旅客衣衫上。

逐句剖析

"月里路从何处上":月亮里的路从什么地方上去,

"江边身合几时归":在江边的我应该什么时候回去。

"十年九陌寒风夜":十载光阴里,在九条大路的寒风之夜,

"梦扫芦花絮客衣":在梦中清扫着芦花的飞絮,沾染在我的旅客衣衫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叙怀》是唐代张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设问、叙事与想象,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首句以“月里路从何处上”起兴,次句“江边身合几时归”直抒归乡渴望,第三句描绘漂泊艰辛,末句以梦境寄托思乡。诗中情景交融,语言质朴,体现了游子漂泊的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张蠙(?~?),唐代诗人。字象文,池州青阳(今安徽贵池)人。乾宁进士,曾官校书郎、栎阳尉、犀浦令。王建开国后,他任膳部员外郎、金堂令等职。张蠙与郑谷、许棠等人并称“咸通十哲”,也是“九华四俊”之一。其工诗,尤长于写景状物。其诗风多受贾岛影响,精于锤炼,注重苦吟,诗作中有同情社会底层的一面,更多地流露出对个人遭际的抱怨。入蜀后生活较为安逸,致使晚期诗风趋向纤弱。代表作品有《乱中寄友人》《登单于台》《过萧关》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月里路从何处上”,此句以设问起笔,询问通往月亮的路从何处可上,看似写景,实则暗含诗人对归乡之路的迷茫。月亮常与思乡相关,这里借对月路的追问,委婉表达了游子不知何时能归乡的惆怅,为全诗奠定了沉郁的基调。​颔联“江边身合几时归”,紧承上句,由对月路的疑问转向对自身归期的追问。诗人站在江边,发出“何时才能归乡”的感慨,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合”字体现了内心的期盼与不确定,将漂泊的无奈融入简洁的问句中。​颈联“十年九陌寒风夜”,此句回顾过往,“十年”写出漂泊时间之长,“九陌”点出漂泊之地的繁华却非故乡,“寒风夜”描绘了环境的凄冷。三者结合,既交代了漂泊的经历,又通过寒冷的夜景烘托出孤独与艰辛,让思乡之情更显真切。​尾联“梦扫芦花絮客衣”,以想象的场景作结,诗人在梦中清扫芦花,为客居他乡的自己添絮保暖。芦花常与故乡相关,梦中的举动饱含对家乡的眷恋,将抽象的思乡之情化为具体的行为,让情感表达更细腻,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庄《题酒家》

下一篇:唐·翁承赞《晨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