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
lǎo
jiàng
lín
tíng

朝代:唐作者:张蠙浏览量:1
bǎi
zhàn
gōng
chéng
fān
ài
jìng
hóu
mén
jiàn
xiān
jiā
qiáng
tóu
chuí
xiān
cǎo
shuǐ
miàn
fēng
huí
luò
huā
jǐng
fàng
xián
qīn
jiǔ
lóng
kāi
yīng
bào
jiān
chá
rén
zài
líng
yān
céng
jiāo
fēng
xiàng
sài
shā

译文

身经百场大战功成名就反而爱上了平静,显赫的侯府渐渐变得像神仙居住的清幽之家。围墙顶上细雨绵绵垂挂着纤细的野草,湖面微风回旋着将零落花瓣聚成一团。井边放下辘轳悠闲地用井水冰镇美酒,打开鸟笼让鹦鹉学舌提醒该煎茶待客了。有几个人能被画在凌烟阁的功臣画像中,可曾没有在边塞黄沙中与敌人厮杀过。

逐句剖析

"百战功成翻爱静":身经百场大战功成名就反而爱上了平静,

# 翻:副词,反而。

"侯门渐欲似仙家":显赫的侯府渐渐变得像神仙居住的清幽之家。

# 仙家:仙人所住之处。,侯门:君主时代五等爵位第二等为侯,这里指老将军的府第。

"墙头雨细垂纤草":围墙顶上细雨绵绵垂挂着纤细的野草,

# 纤草:细草,小草。

"水面风回聚落花":湖面微风回旋着将零落花瓣聚成一团。

"井放辘轳闲侵酒":井边放下辘轳悠闲地用井水冰镇美酒,

# 侵:一作浸。,辘轳:利用轮轴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用在井上汲水。

"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鸟笼让鹦鹉学舌提醒该煎茶待客了。

# 煎茶:烹煮茶水。

"几人图在凌烟阁":有几个人能被画在凌烟阁的功臣画像中,

# 凌烟阁: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开国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画相刻在凌烟阁内。唐太宗亲自作赞,褚遂良书,阎立本画。这二十四人都曾是带兵打仗的武将。

"曾不交锋向塞沙":可曾没有在边塞黄沙中与敌人厮杀过。

# 向塞沙:在塞外沙场作战。这里泛指带兵作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夏日题老将林亭》是唐代诗人张蠙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老将林亭的冷清景象与闲适生活,反映其功成身退后的孤寂心境。首联凸显老将不同于隐士的矛盾心境。颔联暗喻门庭冷落。尾联既点明功臣画像凌烟阁的史实,又暗含对老将闲居的惋惜。全诗采用虚实相生手法,前六句以景物描写铺陈现实场景,末联转入历史反思,形成时空张力。语言质朴自然,通过“垂纤草”“聚落花”等动态细节传递萧瑟意境,在七律中别具平实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张蠙(?~?),唐代诗人。字象文,池州青阳(今安徽贵池)人。乾宁进士,曾官校书郎、栎阳尉、犀浦令。王建开国后,他任膳部员外郎、金堂令等职。张蠙与郑谷、许棠等人并称“咸通十哲”,也是“九华四俊”之一。其工诗,尤长于写景状物。其诗风多受贾岛影响,精于锤炼,注重苦吟,诗作中有同情社会底层的一面,更多地流露出对个人遭际的抱怨。入蜀后生活较为安逸,致使晚期诗风趋向纤弱。代表作品有《乱中寄友人》《登单于台》《过萧关》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夏日题老将林亭》是唐代诗人张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创作于张蠙避乱入蜀期间,据《分类诗话》记载,前蜀后主王衍与徐太后游成都大慈寺时,见寺壁题有“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二句,因赏其意境而询问寺僧,得知为张蠙所作。张蠙出身清河,唐末进士及第后曾任栎阳尉,后因战乱流寓蜀地,历任金堂令等职。其诗中“百战功成翻爱静”暗合前蜀王建晚年多疑好杀、诛戮功臣的史实,如《五代史》载王建“尽去建故将”,后主王衍亦弃用旧勋。诗人借老将退隐之态,以“侯门渐欲似仙家”的隐喻,既写园林冷落之景,又暗讽君王对功臣的猜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史怀古题材的诗。诗歌通过功臣暮年隐退的意象,以“百战功成翻爱静”的强烈对比开篇,凸显人物与环境的错位;以庭院萧瑟冷清与闲适生活的互文关系展开铺陈,在冷落景象中寄寓对朝廷不重贤才的批判,暗含功勋卓著者本不该退隐的主旨。诗中通过景物与人物的对照,深化了英雄迟暮的感慨与时局不振的隐忧。

2. 写作手法

间接抒情:情景交融,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与“侯门渐欲似仙家”构成情感基调,将戎马生涯的喧嚣与当下静谧形成对照。如“侯门”与“仙家”的意象并置,既暗含功成身退的志趣,又以“渐欲”二字流露心态转变的微妙轨迹。

3. 分段赏析

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概括点出老将心境的寂寞及其门第的冷落。一个“翻”字,甚妙。老将有别于隐士,不应“爱静”,却“翻爱静”;“侯门”与仙人的洞府有异,不应相似,偏“渐欲似”,这就把这位老将不同于一般的性格揭示出来。“翻”字在这里起到了转折强调的作用,表现出老将功成后独特的心理状态,与众不同。颔联“墙头雨细垂纤草”,经斜风细雨侵蚀,无人问津,年久失修,已是“纤草”丛生,斑剥陆离。状“纤草”着一“垂”字,见毫无生气的样子,荒凉冷落之意,自在言外。“水面风回聚落花”,写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这里只用了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风自吹拂、花自飘零、湖面凄清、寂寞萧条的景象。园林冷落如许,主人心境可知。这是诗人寓情于物之笔。“垂”与“聚”两个动词精准地描绘出景物的状态,以景衬情,暗示老将内心的孤寂。颈联“井放辘轳闲浸酒”,老将取井水之凉,使酒清凉爽口,写其闲适生活。“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鹦鹉笼子,任其自由往来,好让它在有客光临时报告主人,督请煎茶待客。这两句从侧面借助物情来反映人情,不仅使画面的形象鲜明生动,构成一个清幽深邃的意境,而且深刻细腻地揭示出老将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状态,手法相当高明。通过描写老将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其闲适又略带寂寥的生活状态。尾联“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用反诘的句式对老将进行规劝与慰勉,揭出诗的主旨。据《新五代史》载:蜀王建五年曾起寿昌殿于龙兴宫,“画建像于壁”,并且还起“扶天阁,画诸功臣像”。这两句是说:在凌烟阁画像留名的人,又有谁不曾在战场上立过功呢?功劳是不可抹煞的,感到寂寞与萧条是大可不必的。以反问的形式,对老将进行劝解,点明主旨,使诗歌具有思想深度。

4. 作品点评

此诗艺术构思精巧,前六句铺陈老将“仙家”生活的清寂图景,后二句陡转笔锋点明主旨,于闲逸底色中突显壮怀激烈,文势如峰回路转,形成强烈反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沈君攸《羽觞飞上苑》云:“石释断丝阑蔓草,山流细沫拥浮花。”《外史祷杌》载张蠙诗:“墙头细雨垂纤草,水面微风聚落花。”盖本于沈耳。

宋吴开《优古堂诗话》

# 如“绿杨花扑一溪烟”、如“芰荷翻雨泼鸳鸯”,皆近小样。惟“水面回风聚落花”归于自然,宜王衍、徐后见其诗而欲官之也。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晚唐人诗:“鹭鸶飞破夕阳烟”、“水面风回聚落花”、“芰荷翻雨泼鸳鸯”,固是好句,然句好而意尽句中矣。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 此诗在唐律中非上乘,惟第四句传诵一时耳。七律中如“绿杨花扑一溪烟”、“芰荷翻雨泼鸳鸯”、“鹭鹚飞破夕阳烟”,虽佳句而有意雕琢。张诗“水面回风聚落花”七字,妙出自然,但三句之墙头纤草,五六之浸酒煎茶,皆寻常语,结句亦无深意。乃王衍与徐后见其诗而激赏之,欲授以官。唐代之玺诗如是。文人每藉诗卷进身也。

不详俞陛云《诗境浅说》

# (蜀主)王衍与徐后游大慈寺,见壁间书“墙头细雨垂纤草,水面回风聚落花”,爱之。问知蠙作,给札令以诗进。蠙以二百首献,衍颇重之,将召为知制诰。宋光嗣以其轻傲,止赐白金而已。

《郡斋读书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昌龄《西宫秋怨》

下一篇: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