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guī
jī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shuǐ
qiān
shí
guī
dào
qín
zhōu
sān
xiá
jiǔ
chén
yǒu
jiǔ
liú
xíng
shū
guì
rén
wéi
píng
yuǎn
chuán
hǎo
zài
jiāng
chūn

译文

行经水路和陆路,总共四千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长安呢?船儿辞别三峡时,细雨蒙蒙,马儿进入长安城,尘土飞扬。有美酒可以招待远行的客人,却没有书信可以寄给权贵。只能远远地传句话,请你们好好享受曲江的春光吧。

逐句剖析

"水陆四千里":行经水路和陆路,总共四千里,

"何时归到秦":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长安呢?

"舟辞三峡雨":船儿辞别三峡时,细雨蒙蒙,

"马入九衢尘":马儿进入长安城,尘土飞扬。

# 九衢: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有酒留行客":有美酒可以招待远行的客人,

"无书寄贵人":却没有书信可以寄给权贵。

"唯凭远传语":只能远远地传句话,

"好在曲江春":请你们好好享受曲江的春光吧。

# 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客归京》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京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归京的情景。诗中既有对友人归途的担忧,也有对其归京后意气风发的想象。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自身羁旅在外的境遇,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诗中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通过描写友人归京的顺利与自己羁旅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此外,诗人还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对友人的祝福与自身的感慨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这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友人归京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隐含了对自身失意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送客归京》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友人从水路和陆路辗转四千里归京的艰难旅程。诗人通过对比自身与友人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友人的欣羡和对自身失意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通过“有”与“无”的对比,反衬出诗人虽有美酒为朋友饯行,却无法通过书信与权贵沟通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落寞。虚实结合:颔联“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通过想象友人归京的旅途,描绘了三峡的烟雨和京城的繁华街市,虚实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借景抒情:尾联“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通过对曲江春景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

3. 分段赏析

首联:“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描绘了友人踏上归途,水陆辗转四千里,归期难测。诗人对友人的旅途充满关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与深厚情谊。颔联:“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以轻快的笔触,想象友人在三峡渡口乘舟启程,烟雨蒙蒙中渐行渐远;抵达京城后,策马驰骋于繁华街市,意气风发。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友人归京的欣羡之情。颈联:“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对仗工整,运用对比手法,写到自己虽有美酒为友人饯行,却无书信可寄给权贵,反衬出诗人羁旅在外的孤独与无奈,情感由欣羡转为黯然神伤。尾联:“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寄予友人厚望,希望友人归京后能代为传话,让君王回忆起当年科考放榜时,君臣同游曲江、宴饮欢谈的美好时光,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

4. 作品点评

《送客归京》这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归京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寄高三十五詹事》

下一篇:唐·高蟾《归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