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zhì
líng
ǎo
chéng
gǎn
ér
yǒu
yǒ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shuǐ
wén
ǎo
zào
xīn
chéng
líng
ruǎn
mián
yún
wēn
qīng
chén
xīng
hào
yōng
xiàng
yáng
zuò
wǎn
chū
xuě
xíng
chǎng
cuì
shū
shí
shì
mián
huā
lěng
míng
yàn
ān
wǎng
wǎng
huān
qīn
wěn
hūn
hūn
shuì
dào
míng
bǎi
xìng
duō
hán
jiù
shēn
nuǎn
qíng
xīn
zhōng
wèi
niàn
nóng
sāng
ěr
wén
dòng
shēng
zhēng
qiú
cháng
wàn
zhàng
jūn
gài
luò
yáng
chéng

译文

表美如水波纹新袄刚做成,面料绵软匀细温暖又轻盈。晴天晨起抱它倚墙晒太阳,夜间赏雪应当不忘披在身。袍里夹绒不干吃苦的活儿,说木棉花儿冷是徒有其名。宴会上的安逸享乐常常让人尽情欢愉直至深夜,稳稳躺下一觉睡到大天明。民众大多饥寒交迫无力救,一人独享荣华没啥好心情。心里咋就难忘农民耕种苦,好像听到饥民受冻不绝声。啥时能有万丈之长保暖衣,与您分享护住洛阳至更多。

逐句剖析

"水波文袄造新成":表美如水波纹新袄刚做成,

# 水波文:水波纹。

"绫软绵匀温复轻":面料绵软匀细温暖又轻盈。

# 绵匀温复轻:以丝绵絮袄,故暖而且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晴天晨起抱它倚墙晒太阳,

# 拥:披在身后,不结纽带,像拥被的样子。

"晚出宜披踏雪行":夜间赏雪应当不忘披在身。

"鹤氅毳疏无实事":袍里夹绒不干吃苦的活儿,

# 无实事:言不切实用。,毳疏:鸟兽的细毛。毳:脆弱不坚。,鹤氅:一种以鸟毛为原料的毛织物,大概样子像道袍,而不缝袖,所以披在身上像一只鹤。

"木棉花冷得虚名":说木棉花儿冷是徒有其名。

# 木棉花冷得虚名:言棉絮不暖,空与丝绵同名。棉,一作“绵”。花,即棉絮。

"宴安往往欢侵夜":宴会上的安逸享乐常常让人尽情欢愉直至深夜,

"卧稳昏昏睡到明":稳稳躺下一觉睡到大天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民众大多饥寒交迫无力救,

"一身独暖亦何情":一人独享荣华没啥好心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心里咋就难忘农民耕种苦,

# 农桑:农业,农事。

"耳里如闻饥冻声":好像听到饥民受冻不绝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啥时能有万丈之长保暖衣,

"与君都盖洛阳城":与您分享护住洛阳至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此诗主题围绕新制绫袄展开,先描绘绫袄的柔软温暖,后由自身温暖联想到百姓饥寒,体现可贵的人道主义思想。写作上,运用对比,将绫袄的温暖与百姓饥寒对比,还多用铺陈。开篇描述绫袄制作精良、舒适实用;中间拿其他衣物对比凸显其优;结尾由己及人,表达对百姓的同情。该诗对仗工整,合乎声律,以小见大,借绫袄抒发对民生疾苦的关切,是相当标准的七排。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由白居易所作。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或六年(832)冬,白居易任河南尹,彼时朝政腐败,各方势力纷争不断,他未同流合污也未介入党争,多次谏言未被采纳还遭排挤。他已老病缠身,官卑职微,但仍心系百姓,目睹社会现状,借新制绫袄抒发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写下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排律诗,也是一首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诗。诗中描绘了新制绫袄的温暖舒适,借由自身穿着绫袄的感受,联想到百姓的饥寒交迫,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劳作艰辛的同情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2. 写作手法

对比:“绫软绵匀温复轻”与“百姓多寒无可救”这两句将绫袄的温暖舒适与百姓的饥寒交迫进行对比,突出社会的不公,强化作者的悲悯之情。细节描写:“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通过对绫袄的用料、外观和质地的细致描写,如“绫软绵匀”“温复轻”,让读者对绫袄有直观的感受,突出其精致与舒适。

3. 分段赏析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这首诗的前四句,先介绍新袄的用料和式样,展现其轻柔保暖的特性,接着说明其适合在早晨晒太阳、晚上踏雪出行的用途,突出了绫袄的实用性;中间四句,通过与鹤氅、木棉对比,侧面表现绫袄优点,又写穿着绫袄能安然入睡,为后文转折蓄势;最后四句,笔锋一转,由自身温暖想到百姓寒苦,发出“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的感慨,体现作者推己及人的悲悯情怀。

4. 作品点评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是白居易七言排律中较成功之作。其艺术特色鲜明,前半部分对绫袄温暖舒适的细致铺陈,与后文贫民饥寒形成强烈反差,极大增强了情感冲击力。诗中借鉴赋法,每一联从不同视角转换,把新绫袄的温暖全方位呈现,且中间几联完全合律对仗、讲究粘对,是标准的七言排律写法。此诗立意正确,句法节奏把控得当,形象丰富,凭借深刻内涵与高超艺术水准,在文学史上获得一定声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白乐天有《新制绫袄》诗曰:“水波文袄造新成,绫暖绵匀温复轻。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卒章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可谓善推其所为之心矣。又观《新制布裘》诗曰:“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后诗正与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同。观乐天前诗,则与“楚人亡弓,楚人得之”相类;观乐天后诗,及子美诗,可与“人亡弓,人得之”其意同也。

宋陈岩肖《庚溪诗话》

# 老杜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贮天下寒士俱欢颜。”白乐天诗云:“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二公其先天下之忧而忧者与!

明都穆《南濠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庄《庭前菊》

下一篇:唐·刘希夷《相和歌辞·采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