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àng
táo
shā
·
·
shā
lái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shā
lái
chóng
làng
miè
chóng
shēng
xiāng
jiǎo
xiāng
táo
xiē
huì
jiāo
shān
hǎi
shí
píng

译文

一波沙被海水卷着冲过来,又一波沙被海水带回去,这浪一重消逝,随即另一重又涌起。它们相互搅动、相互淘洗,没有停止的时候,终有一天会让高山和大海夷为平地。

逐句剖析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波沙被海水卷着冲过来,又一波沙被海水带回去,

# 泊:浪花。

"一重浪灭一重生":这浪一重消逝,随即另一重又涌起。

# 重:层。

"相搅相淘无歇日":它们相互搅动、相互淘洗,没有停止的时候,

"会交山海一时平":终有一天会让高山和大海夷为平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作品描绘了大浪淘沙时的景象,诗人在大海边看见潮汐涨落的壮观景象,前两句写沙来沙去、浪灭浪生的循环之景,后两句则写浪涛不停歇地相互搅淘,终将山海夷平。全词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既感叹自然规律的循环往复与巨大力量,又暗含世事无常、沧海桑田之意,寓意深刻,是一首情景交融、富有哲理的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是唐代白居易所写。后被收录于《尊前集》,该集编者未详,然而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及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等称述该书,可以知道北宋时已有流传,收录了三十六位词家的二百六十首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描绘了茫茫大海上波浪汹涌,沙石被海水卷进又冲上岸,浪花接连不断的大浪淘沙情景,展现了海水与泥沙相互冲击、翻卷不停的画面。借这一壮观的自然景象,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潮汐涨落循环往复规律及其巨大力量的感慨,同时暗寓世事无常、变幻莫测、沧海桑田之意,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2. 分段赏析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生动描绘出大海边波浪与沙石的动态画面。“一泊”“一重”叠词的运用,形象地展现出沙石随海浪一波波冲来又退去,浪花一重消逝又一重涌起的循环往复,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永不停歇的自然力量。“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进一步强调海水与泥沙相互搅动、淘洗没有停止的时候。此句蕴含深刻哲理,暗示这种看似微小却持续不断的力量,经过漫长时间的积累,终将使高山和大海发生巨大改变,沧海桑田,体现出世事无常和自然规律的强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昌龄《送窦七》

下一篇:唐·梁锽《闻百舌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