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shí
shǒu
·
·
tóng
huā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shān
duō
wěng
tóng
tíng
tíng
chóng
yún
piàn
huā
xiá
yīng
shì
shí
sān
yuè
tiān
chūn
nuǎn
shān
qíng
xiàng
yuè
qiǎn
àn
xiāng
suí
fēng
qīng
xíng
zhě
duō
shāng
zhě
máng
rén
jiě
shǎng
ài
yǒu
píng
yíng
shǒu
pān
huā
zhī
huā
yǐng
xíng
shēng
lián
suǒ
yáng
shēng
jié
wéi
tiān
qín
zuò
rén
xíng
yún
dài
chéng
jiàn
zhī
qīng
chéng
shì
jūn
xīn
kǒng
fēi
cǎo
qíng
wéi
ài
huá
ér
fǎn
shāng
shēng
lǎo
guī
bèi
cháng
shén
líng
xióng
duàn
wěi
yuàn
wèi
shēng
kuàng
hǎo
yán
huā
qīng
qīng
suì
tiān
xìng
rěn
jiā
dāo
xíng
dīng
jiǔ
chóng
chéng
dāng
jūn
zhèng
diàn
殿
zāi
huā
shēng
guāng
jīng
shàng
duì
yuè
zhōng
guì
xià
jiē
qián
míng
fàn
xiāng
yān
yǐn
yìng
zǎo
píng
wèi
jūn
绿
yīn
dāng
shǔ
yīn
xuān
yíng
chén
chén
绿
mǎn
táo
gǎn
zhēng
wèi
jūn
qīng
yùn
fēng
lái
kòu
qióng
líng
líng
shēng
mǎn
ěr
zhèng
wèi
tīng
shòu
jūn
fēng
zhí
fēn
xīn
zhù
jūn
xíng
chūn
lìng
kāi
huā
yīng
qíng
míng
shòu
jūn
ēn
hán
fāng
róng
jiè
jūn
yán
jiǎn
fēng
xiōng
shòu
jūn
suì
yuè
gōng
shēng
chéng
wèi
jūn
zhǎng
gāo
zhī
fèng
huáng
shàng
tóu
míng
míng
jūn
wàn
suì
shòu
寿
shān
qīng
zài
míng
wàn
rén
tài
tài
jiē
wèi
zhī
píng
yǒu
yòng
yōu
zhì
zài
yán
jiōng
suì
yuè
ěr
zhù
fāng
zuò
diāo
líng
qǐng
xiàng
tóng
zhī
shàng
wèi
xìng
míng
dài
yǒu
shì
ěr
xiàn
dān
tíng

译文

山中林木多茂盛,唯有此桐独挺拔。叶片重叠如碧云,花朵簇拥似紫霞。此时正值三月天,春和景明雨初晴。夜色渐深月朦胧,暗香浮动随风轻。行人多是商贾客,居民皆为黎民氓。无人懂得欣赏爱,唯有我独徘徊行。手攀花枝久伫立,足踏花影独徐行。生时怜它不得志,死后愿其声名扬。截取桐木制天琴,雕刻古人形貌新。本望成器荐天庭,奈何君子违物性。诚然君子存善念,却非草木本深情。既爱繁花娇艳色,何故摧折其生命。老龟刳肠知吉凶,不如无灵避祸生。雄鸡自断尾羽痛,不愿牺牲作祭牲。何况此花色泽美,紫瓣青叶映日明。本应顺应自然性,何忍刀斧加其身。我思五丁开山力,移栽宫阙耀门庭。植于殿前承天露,花叶生辉映日晶。上对蟾宫桂影疏,下覆阶前蓂草青。轻拂香炉袅青烟,隐约映照斧扆屏。为君遍洒绿荫凉,盛夏遮蔽轩窗楹。沉沉碧色覆满地,桃李羞惭不敢争。为君奏响清越韵,风过如叩玉琼音。泠泠声韵绕耳畔,淫靡乐声不可听。承蒙君王栽培恩,不独吐露芳馨馨。助君施行春政令,应时开花报晴明。感念君赐雨露恩,不独绽放芳香荣。告诫君勿戏言戏,剪叶分封兄弟情。承蒙岁月积淀功,不独成就草木生。为君攀升高枝头,凤凰来仪鸣清声。一鸣君寿与山齐,再鸣万民享太平。泰阶星斗列如平,天下安定颂升平。既具济世之功用,却困岩壑少人识。岁月匆匆不我待,孤芳零落空凋零。请在桐树枝条上,为我刻下姓名。待我权势在握时,定将你移栽至帝王宫苑。

逐句剖析

"山木多蓊郁":山中林木多茂盛,

"兹桐独亭亭":唯有此桐独挺拔。

"叶重碧云片":叶片重叠如碧云,

"花簇紫霞英":花朵簇拥似紫霞。

"是时三月天":此时正值三月天,

"春暖山雨晴":春和景明雨初晴。

"夜色向月浅":夜色渐深月朦胧,

"暗香随风轻":暗香浮动随风轻。

"行者多商贾":行人多是商贾客,

"居者悉黎氓":居民皆为黎民氓。

"无人解赏爱":无人懂得欣赏爱,

"有客独屏营":唯有我独徘徊行。

"手攀花枝立":手攀花枝久伫立,

"足蹋花影行":足踏花影独徐行。

"生怜不得所":生时怜它不得志,

"死欲扬其声":死后愿其声名扬。

"截为天子琴":截取桐木制天琴,

"刻作古人形":雕刻古人形貌新。

"云待我成器":本望成器荐天庭,

"荐之于穆清":奈何君子违物性。

"诚是君子心":诚然君子存善念,

"恐非草木情":却非草木本深情。

"胡为爱其华":既爱繁花娇艳色,

"而反伤其生":何故摧折其生命。

"老龟被刳肠":老龟刳肠知吉凶,

"不如无神灵":不如无灵避祸生。

"雄鸡自断尾":雄鸡自断尾羽痛,

"不愿为牺牲":不愿牺牲作祭牲。

"况此好颜色":何况此花色泽美,

"花紫叶青青":紫瓣青叶映日明。

"宜遂天地性":本应顺应自然性,

"忍加刀斧刑":何忍刀斧加其身。

"我思五丁力":我思五丁开山力,

"拔入九重城":移栽宫阙耀门庭。

"当君正殿栽":植于殿前承天露,

"花叶生光晶":花叶生辉映日晶。

"上对月中桂":上对蟾宫桂影疏,

"下覆阶前蓂":下覆阶前蓂草青。

"泛拂香炉烟":轻拂香炉袅青烟,

"隐映斧藻屏":隐约映照斧扆屏。

"为君布绿阴":为君遍洒绿荫凉,

"当暑荫轩楹":盛夏遮蔽轩窗楹。

"沈沈绿满地":沉沉碧色覆满地,

"桃李不敢争":桃李羞惭不敢争。

# 桃李不敢争:以上四句,今本俱脱。

"为君发清韵":为君奏响清越韵,

"风来如叩琼":风过如叩玉琼音。

"泠泠声满耳":泠泠声韵绕耳畔,

"郑卫不足听":淫靡乐声不可听。

"受君封植力":承蒙君王栽培恩,

"不独吐芬馨":不独吐露芳馨馨。

"助君行春令":助君施行春政令,

"开花应晴明":应时开花报晴明。

# 晴:一作清。

"受君雨露恩":感念君赐雨露恩,

"不独含芳荣":不独绽放芳香荣。

"戒君无戏言":告诫君勿戏言戏,

"剪叶封弟兄":剪叶分封兄弟情。

"受君岁月功":承蒙岁月积淀功,

"不独资生成":不独成就草木生。

"为君长高枝":为君攀升高枝头,

"凤凰上头鸣":凤凰来仪鸣清声。

"一鸣君万岁":一鸣君寿与山齐,

"寿如山不倾":再鸣万民享太平。

"再鸣万人泰":泰阶星斗列如平,

"泰阶为之平":天下安定颂升平。

"如何有此用":既具济世之功用,

"幽滞在岩坰":却困岩壑少人识。

"岁月不尔驻":岁月匆匆不我待,

"孤芳坐凋零":孤芳零落空凋零。

"请向桐枝上":请在桐树枝条上,

"为余题姓名":为我刻下姓名。

"待余有势力":待我权势在握时,

"移尔献丹庭":定将你移栽至帝王宫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答诗十首·答桐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以桐花为核心意象,前半部分描绘桐树亭亭玉立、花叶繁茂的春日景象,通过“叶重碧云片,花簇紫霞英”等工笔刻画展现其超凡风姿。后半部分转入抒情议论,借桐花“无人解赏爱”的境遇,暗喻自身怀才不遇的境况,又以“截为天子琴”的想象表达报国理想,最终落脚于“岁月不尔驻,孤芳坐凋零”的时光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山木多蓊郁,兹桐独亭亭”两句是描写桐树生长环境及桐树自身形态的景象。众多的山木生长得郁郁葱葱,而这棵桐树却独自挺拔而立。“亭亭”一词生动地描绘出桐树的挺拔姿态,与周围蓊郁的山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桐树的与众不同和卓然不群。“叶重碧云片,花簇紫霞英”两句是对桐树叶与花的细致描写。桐树的叶子厚重,犹如碧云片片;花朵簇拥在一起,恰似紫霞般的英华。“重”字强调了叶子的饱满厚实,“簇”字则展现了花朵密集盛放的状态,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桐树花叶的美丽和绚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是时三月天,春暖山雨晴”两句点明了时间和天气状况。此时正值三月,春天温暖,山间雨过天晴。这两句营造出一种清新、和暖且明丽的氛围,为桐花的生长环境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为后文对桐花的描写奠定了基调。“夜色向月浅,闇香随风轻”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情境。夜色渐浓,月光洒下,而桐花的暗香随着微风轻轻飘散。“向月浅”细腻地表现出夜色与月光的交融,“闇香”“轻”等字词生动地写出了桐花香气的清幽淡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行者多商贾,居者悉黎氓”两句写了桐树所在地方的人群情况。来来往往的行人大多是商人,而居住在这里的都是普通百姓。这两句看似与桐花无关,实则通过描写周围人群,衬托出桐花所处环境的平凡,为桐花不被赏识的命运埋下伏笔。“无人解赏爱,有客独屏营”两句表达了桐花的境遇和诗人的状态。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桐花的美,只有诗人独自徘徊、彷徨。“无人”与“有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桐花的独特情感,也流露出诗人自己不被理解的孤独之感。“手攀花枝立,足蹋花影行”两句刻画了诗人对桐花的喜爱姿态。诗人用手攀着桐花的枝条站立,脚步踩着桐花的影子行走。“攀”“立”“蹋”“行”等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桐花的亲近和珍视,不舍得离开桐花,沉浸在桐花的世界中。“生怜不得所,死欲扬其声”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桐花的怜悯和期望。可怜桐花生长在这样不被赏识的地方,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诗人希望桐花即便死去,也能让世人知晓它的声名。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桐花命运的同情,也寄寓了自己希望有所作为、不被埋没的情感。“截为天子琴,刻作古人形。云待我成器,荐之于穆清”这几句是诗人对桐花用途的想象。可以把桐木截取下来做成天子的琴,雕刻成古人的形状,桐木仿佛在说等待自己成为有用之器,就把它进献给朝廷。“云待”赋予桐木以人的情感和愿望,表现出桐木渴望被重用的心态,也暗示了诗人自己渴望被赏识、被重用的心理。“诚是君子心,恐非草木情。胡为爱其华,而反伤其生”这几句是诗人对前面想象的反思。诚然,这是君子的心意,但是恐怕不是草木本身的情感。为什么因为喜爱桐花的华丽,反而要伤害它的生命呢?诗人在对桐花的期望和对其生命的尊重之间产生了矛盾和思考,体现了诗人的理性和对生命的尊重。“老龟被刳肠,不如无神灵。雄鸡自断尾,不愿为牺牲”这两句用典故进一步阐述对生命的看法。老龟因为有神灵的名声而被剖肠,还不如没有神灵;雄鸡自己断掉尾巴,是不愿意成为祭祀的牺牲。通过这两个典故,说明有时候过于追求某种虚名或价值,反而会伤害到生命本身,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状态的珍视。“况此好颜色,花紫叶青青。宜遂天地性,忍加刀斧刑”这几句强调了桐花自身的美好和对其生命的保护。何况桐花有着这样美丽的颜色,花是紫色的,叶子是青青的,应该顺应它的天性生长,怎么忍心用刀斧去伤害它呢?“宜遂”“忍加”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桐花的怜惜和对伤害桐花行为的不忍与反对。“我思五丁力,拔入九重城。当君正殿栽,花叶生光晶”这几句是诗人的又一想象。诗人想着要是有五丁那样的力量,把桐树拔到皇宫里,种在正殿旁,让它的花叶闪耀着光芒。“五丁力”“九重城”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宏大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桐花能够得到重视和赏识的强烈愿望。“上对月中桂,下覆阶前蓂。汎拂香炉烟,隐映斧藻屏”这几句继续描绘桐树种在皇宫后的景象。桐树上面对着月中的桂树,下覆盖着阶前的蓂草,香烟在桐树间飘荡,桐树隐隐约约映衬着华丽的屏风。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突出了桐树在皇宫中所处的高贵地位,进一步表达了对桐花美好未来的憧憬。“为君布绿阴,当暑荫轩楹。沈沈绿满地,桃李不敢争”这几句写桐树的实用价值和优势。桐树可以为君主在炎热的夏天布满绿荫,遮蔽轩楹,那浓浓的绿荫铺满地面,让桃李都不敢与之相争。“布绿阴”“荫轩楹”体现了桐树的实用功能,“桃李不敢争”则以桃李的对比,突出桐树的优越。“为君发清韵,风来如叩琼。泠泠声满耳,郑卫不足听”这几句写桐树制成琴后的美妙声音。桐树制成琴后可以为君主发出清越的韵律,风吹来时声音如同敲击美玉般动听,那清脆的声音充满双耳,连郑卫之音都比不上。“如叩琼”“泠泠声”生动地描绘出桐琴声音的美妙,表达了对桐树价值的高度肯定。“受君封植力,不独吐芬馨。助君行春令,开花应晴明”这几句写桐树对君主的回报。桐树受到君主的栽培之力,不仅仅吐露芬芳,还能帮助君主施行春天的政令,在晴朗的天气中开花。这里赋予桐树以人的情感和能力,表现出桐树对君主的感恩和回报,也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像桐树一样,为君主和国家做出贡献。“受君雨露恩,不独含芳荣。戒君无戏言,剪叶封弟兄”这几句进一步写桐树对君主的意义。桐树受到君主的雨露恩泽,不仅仅含着芬芳和荣华,还能以“剪叶封弟兄”的典故告诫君主不要说戏言。诗人通过桐树传达出对君主的期望和劝诫,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责任感。“受君岁月功,不独资生成。为君长高枝,凤皇上头鸣”这几句强调桐树对君主的忠诚和贡献。桐树受到君主岁月的栽培之功,不只是独自生长,还会为君主长出高高的枝条,让凤凰在上面鸣叫。“凤皇上头鸣”象征着吉祥和盛世,表达了桐树希望为君主带来祥瑞和繁荣的愿望。“一鸣君万岁,寿如山不倾。再鸣万人泰,泰阶为之平”这几句写凤凰鸣叫的美好寓意。凤凰一叫君主万寿无疆,寿如高山永不倾倒;再叫则万民安泰,天下太平。通过对凤凰鸣叫寓意的描写,进一步突出桐树对君主和国家的重要意义,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君主长寿的美好祝愿。“如何有此用,幽滞在岩坰。岁月不尔驻,孤芳坐凋零”这几句回到现实,感慨桐树的命运。桐树有这样的作用和价值,却幽禁滞留在山野之间,岁月不会为它停留,它的孤芳只能白白地凋零。“如何”表达了诗人的不解和惋惜,“幽滞”“凋零”突出了桐树命运的悲惨,也暗喻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请向桐枝上,为余题姓名。待余有势力,移尔献丹庭”最后这几句是诗人的愿望。诗人请求在桐树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等自己有了势力,就把桐树移栽到朝廷中。这既表现了诗人对桐花的深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实现抱负,让桐花和自己都能得到赏识和重用的愿望,体现了诗人不甘于现状、积极进取的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籍《法雄寺东楼》

下一篇:唐·白居易《南湖晚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