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桃最说出东吴":樱桃最出名的产地要数东吴了,
# 东吴:指苏州。
"香色鲜秾气味殊":它香气浓郁,色泽鲜艳,味道与其他水果大不相同。
"洽恰举头千万颗":一抬头,只见那两三株樱桃树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樱桃,足有千万颗之多,
"婆娑拂面两三株":繁茂的枝叶轻轻摇曳,仿佛能拂到人的脸庞。
"鸟偷飞处衔将火":鸟儿偷偷地飞过来,叼走了那像火焰一样鲜红的樱桃,
"人摘争时蹋破珠":人们争抢着采摘樱桃,在忙碌中不小心把樱桃踩破了,就好像踩破了珍珠一样。
"可惜风吹兼雨打":可惜啊,樱桃会遭受风吹雨打的摧残,
"明朝后日即应无":估计明天后天这些樱桃就都没有了。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夸张:“洽恰举头千万颗”,用“千万颗”夸张地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满树皆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比喻:“鸟偷飞处衔将火”把樱桃比作火,形象地描绘出樱桃色泽鲜艳,红得夺目,如同火焰一般,也生动地表现出鸟儿偷食樱桃的情景;“人摘争时蹋破珠”将樱桃比作珍珠,体现出樱桃的圆润和珍贵,同时“蹋破珠”也写出了人们在争抢采摘时的急切。动静结合:诗中既有对满树樱桃静态的描写,如“香色鲜秾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展现了樱桃的外在形态和特质;又有动态描写,如“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刻画了鸟偷食、人采摘的热闹场景,使诗歌更具画面感和活力。
2. 分段赏析
《吴樱桃》首联“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秾气味殊”:点明樱桃的产地,说樱桃最出名的产地是东吴,接着描述樱桃的特点,其香气浓郁,色泽鲜艳,味道独特,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让人们对吴樱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颔联“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进一步描写樱桃树的繁茂。抬头望去,满树都是密密麻麻的樱桃,足有千万颗之多,而那两三株樱桃树的枝叶婆娑,仿佛能拂面而来,生动地展现了樱桃树果实累累、枝叶繁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颈联“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通过描写鸟和人的活动来突出樱桃的诱人。鸟儿偷偷地飞过来,叼走那如火焰般鲜红的樱桃;人们争抢着采摘樱桃,以至于不小心把樱桃踩破,就像踩破了珍珠一样。这两句诗充满了生活气息,既写出了樱桃的美味引得鸟儿和人们的喜爱,也从侧面表现了樱桃的珍贵。尾联“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笔锋一转,流露出惋惜之情。这么美好的樱桃,可惜会受到风吹雨打的侵袭,估计过不了明天后天就会没有了。诗人对樱桃易逝的感慨,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上一篇:唐·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下一篇:唐·白居易《寄太原李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