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已百念":在外漂泊之人本来就百感交集,
# 百念:指众感交集。,客心:异乡作客之心。
"孤游重千里":再加上又要独自远行千里。
# 重:加上。,孤:自。
"江暗雨欲来":江上天昏地暗,大雨将临,
# 欲:将要。
"浪白风初起":江中白浪翻滚,狂风骤起。
南朝梁诗人
何逊(472?~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历任安成王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后为庐陵王记室。他的文章与刘孝绰齐名,并称“何刘”;诗与阴铿齐名,并称“阴何”。何逊诗多写酬唱赠答、离别相思、山水风物等,少典实,重声律,追求清丽婉转。其诗长于将写景与抒情相配合,语言工炼,为杜甫所推许。主要作品有《石头答庾郎丹诗》《与胡兴安夜别》《与衡山侯与妇书》等。明人辑有《何记室集》,今人有《何逊集校注》。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送别的五言诗。用江天晦暗、风雨欲来的苍茫景象,烘托出离别时的黯然心境,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自身漂泊的孤寂。
2. 写作手法
象征:诗中“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等意象构成象征体系。“江暗”象征游子孤寂沉郁的心境,“雨欲来”暗喻离别的愁绪即将浓烈;“浪白风初起”以自然景象的变动象征内心不平静,烘托出送别时的复杂况味。这些意象非单纯写景,而是以自然物象的特质映射人物心理,含蓄传递出孤游千里的怅惘。借景抒情:“江暗雨欲来”一句,以天色渐暗、暴雨将至的江景,暗示离别时刻的沉重氛围。“暗”字既写天色,又喻心情;“欲来”二字则赋予景物动态,使离别的不舍之情更加真切可感。
3. 分段赏析
送行留别类的诗,通常多以情收束全篇,或抒惜别,或寓劝勉,或寄叮咛,或致祝愿。开头两句刻画诗人临别之际长期羁旅他乡的怅惘与孤独。“客心”指漂泊异乡的游子情怀;“百念”形容千愁万绪。何逊一生仕途坎坷,早年任扬州刺史、建安王萧伟幕府掌记室,后迁安成王萧秀幕府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旋因丁母忧离职,又任庐陵王萧续幕府记室,约四十岁即离世。故其羁旅他乡,与仕途不顺密切相关。所谓“百念”,或含异地思乡之愁、羁旅行役之辛、仕途渺茫之虑、人情冷暖之叹、友朋难舍之怀,皆蕴其中。不难想象,其心情已极沉重,而今更须孤身千里远行!眼前尚有友人饯别赠诗,联句慰勉;片刻之后,便将独泛孤舟,餐风饮露。“孤游”既凸显行程之寂寥,又暗含对友人的深切惜别。两句以“已”“重”递进,层层加重复杂情感的分量,而送者依依难舍的情谊亦隐现于字里行间。后两句既是实写江上分袂时的景况,又借景寓情,蕴含象征意味。江天骤然密布乌云,烟霭低垂笼罩江面,暴雨将至;“山雨欲来风满楼”,狂风乍起,江面激起滚滚白浪。此云暗浪涌、阴霾压顶之景,恰与诗人百感交集、愁绪纷繁的心境相契;此狂风巨浪,骤雨欲临,非但外化为诗人心潮翻涌之情状,更形象地象征、预示了未来旅途中将遭遇如江上风雨般接踵而至的艰险困厄与严峻考验。
4. 作品点评
送别诗多以抒情作结,或表达惜别之情,或寄寓劝勉之意。《何逊集》中此类作品多循此例,如《赠江长史别》中“安得生羽毛,从君入宛许?”《送韦司马别》中“弃置勿复陈,重陈长叹息”等句,皆以情语收束全篇。而此诗独以“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的写景作结,既真实描绘江上景象,又巧妙融入离情别绪,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种以景结情的处理方式,使诗意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在何逊诗作中可谓别开生面。陈祚明评何诗“经营匠心,惟取神会”(《采菽堂古诗选》卷26),沈德潜赞其“情词宛转,浅语俱深”(《古诗源》卷13),正可用来评价此诗的艺术特色。从诗歌发展史来看,此诗两联对仗工整,语言凝练,意境清新,已具唐人五绝风韵。虽仍押仄韵且平仄未完全规范,但已展现出格律诗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上一篇:南北朝·阴铿《雪里梅花诗》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