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河没高栋":破晓时分银河隐没在高耸的屋檐后,
# 高栋:高大的房屋。,没:沉没、消失。,河:银河。,晓:天亮。
"斜月半空庭":凌晨的弯月斜挂在中庭半空。
# 空庭:厅堂阶前的空地,即院子。
"窗中度落叶":透过雕花窗棂看见落叶飘零,
# 度:通“渡”,越过。
"帘外隔飞萤":竹帘外点点流萤的光影忽明忽暗。
# 飞萤:飞动的萤火虫。
"含悲下翠帐":她含着泪痕垂下翡翠色的帷帐,
# 翠帐:青绿色的帷帐。,下:放下。,含悲:怀着深深的哀怨。
"掩泣闭金屏":掩面抽泣间合上了鎏金的屏风。
# 金屏:饰金的屏风。,闭:关闭,掩上。,掩泣:掩面垂泪。
"昔期今未返":当初约定的归期至今未能兑现,
# 返:回来。,期:约好的期限,日子。,昔:过去,从前。
"春草寒复青":寒霜覆盖的春草又泛起青色。
# 寒:冻死,枯萎。,春草:春天里的花草。
"思君无转易":这份思念从未有过片刻改变,
# 无转易:没有改变。,君:指丈夫。
"何异北辰星":就像北极星永远悬在夜空中央。
# 北辰星:即北极星。,异:区别,相异。,何:哪里。
南朝梁诗人
何逊(472?~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历任安成王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后为庐陵王记室。他的文章与刘孝绰齐名,并称“何刘”;诗与阴铿齐名,并称“阴何”。何逊诗多写酬唱赠答、离别相思、山水风物等,少典实,重声律,追求清丽婉转。其诗长于将写景与抒情相配合,语言工炼,为杜甫所推许。主要作品有《石头答庾郎丹诗》《与胡兴安夜别》《与衡山侯与妇书》等。明人辑有《何记室集》,今人有《何逊集校注》。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闺怨诗。以细腻笔触与婉约意境,展现古代女性的情感困境。既抒发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坚守,也折射出古代女性在情感与婚姻中的无奈与深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晓河”“斜月”“落叶”“飞萤”等景色,将闺妇的孤寂、悲伤、烦乱之情融入其中,“东方欲晓却未晓,是闺妇看到的,闺妇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看繁星,看残月?岂不说明她一夜未眠吗?由此可见闺妇的相思何其深也”,情景交融。比喻:结尾处将闺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比作北辰星,“思君无转易,何异北辰星”,形象地表达出她对丈夫的深情厚意,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虚实结合:“含情下翠帐,掩涕闭金屏”描写闺妇下帷帐、闭屏风、掩面哭泣的动作,是“实”;“昔期今未返,春草寒复青。”,则是闺妇内心的想法、埋怨,属于“虚”,通过虚实结合,将闺妇的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使闺妇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刻。
3. 分段赏析
诗歌开篇“晓河没高栋,斜月半空庭。窗中度落叶,帘外隔飞萤”,看似纯然写景,实则暗含深意。东方欲晓之际,银河隐没于高屋之后,残月斜照庭院,枯黄落叶自窗外飘零,飞萤于帘外穿梭。这般景象,皆由闺中思妇眼中所见。她于破晓时分凝望繁星残月,正是彻夜未眠的写照,由此足见其相思之深切。静谧的景色无声地诉说着闺妇孤寂、悲伤与烦乱的心境,景中藏情,淡中见浓,情思悠长。紧接着,诗歌由景及人,从虚入实,直接刻画闺妇的相思之情。“含情下翠帐,掩涕闭金屏”,描绘出闺妇的动作:面对周遭景物,她无心再赏,放下翠帐,掩上金屏,泪洒衣襟。随后,一句“昔期今未反,春草寒复青”,道出她对丈夫的埋怨,约定之期已过,时光悄然流逝,一年又一年,而丈夫却仍未归,生动塑造出闺妇哀怨的形象。结尾“思君无转易,何异北辰星”两句,境界陡然开阔。即便丈夫失约,岁月更迭,闺妇对爱情依旧忠贞不渝,恰似永恒不变的北辰星。短短十字,胜过千言万语的誓言,将闺妇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将全诗的思想境界推向了巅峰。
4. 作品点评
此诗虽属闺怨题材,却突破传统伤春怀远、闺阁相思的窠臼,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营造出空灵意境,在同类作品中独树一帜。
上一篇:南北朝·魏收《看柳上鹊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