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nán
shí
shǒu
shí

朝代:南北朝作者:鲍照浏览量:2
zhū
jūn
tàn
pín
guì
yóu
rén
zhàng
shí
qiáng
ér
shì
dāng
èr
shí
ruò
guān
chén
yán
cǎo
wěi
dōng
xuě
huì
yīng
yáng
chūn
duì
jiǔ
cháng
piān
qióng
yùn
mìng
wěi
huáng
tiān
dàn
yuàn
zūn
zhōng
jiǔ
yùn
mǎn
chuáng
tóu
bǎi
qián
zhí
yōu
yóu
suì
láo
xīn
shì
bǎi
nián

译文

诸位君子用不着叹息贫贱,富贵与否是由不得人的。男子汉大丈夫四十岁身强力壮,并且出仕做官,我现在才二十岁呢。不要说小草微木被冬雪欺压,它们总会在阳春时节复苏。对酒讲述长篇大论,穷途末路时把命运交付给苍天吧。只愿酒杯中斟满美酒,不要吝惜床头那一百个铜钱。只需要优哉游哉地过好眼前的一年,何苦要辛勤劳苦地工作一百年。

逐句剖析

"诸君莫叹贫":诸位君子用不着叹息贫贱,

"富贵不由人":富贵与否是由不得人的。

# 不由人:由不得人。不由,犹不容。禁不住。

"丈夫四十强而仕":男子汉大丈夫四十岁身强力壮,并且出仕做官,

# 仕:出仕做官。出任官职。

"余当二十弱冠辰":我现在才二十岁呢。

# 辰:时辰。,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冠帽,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冠,皮冠,帽子。,余当:我(出仕)应当在。余,我。

"莫言草木委冬雪":不要说小草微木被冬雪欺压,

# 委:通“萎”,衰败。,莫言:不要言说。

"会应苏息遇阳春":它们总会在阳春时节复苏。

# 阳春:温暖的春天。,遇:逢遇。遇到。,苏息:苏醒呼吸。复活。休养生息。,会应:一会儿应当。犹会当。总会应当。

"对酒叙长篇":对酒讲述长篇大论,

# 长篇:长诗。,叙:叙写。

"穷途运命委皇天":穷途末路时把命运交付给苍天吧。

# 皇天:指天,苍天。天道。,委:委托于。,运命:命运和生命。,穷途:穷尽的路途。绝路。比喻处于极为困苦的境地。

"但愿樽中九酝满":只愿酒杯中斟满美酒,

# 九酝:九酝春酒。经过重酿的美酒。《四民月令》称正月所酿酒为春酒。“九酝春酒”恰是在“腊月二日清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施去曲滓便酿”的春酒。酝:酿。,樽中:一作金樽。樽:木质酒樽。后指各种酒杯。尊,指金属或玉石酒杯。后通用。

"莫惜床头百个钱":不要吝惜床头那一百个铜钱。

# 莫惜:不要吝惜。

"直得优游卒一岁":只需要优哉游哉地过好眼前的一年,

# 卒一岁:过完一年。卒:完毕,终了。,优游:优哉游哉。悠闲自得从容洒脱。指生活悠闲自在。优,舒适美好。游,各处从容地行走。,直得:应当。竟至于。直:但,仅。得:一作须。

"何劳辛苦事百年":何苦要辛勤劳苦地工作一百年。

# 百年:指一生。,事:事奉。,辛苦: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辛勤劳苦。,何劳:一作何带;为何携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八)》系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仿效古乐府体制创作的组诗收官之作。考《行路难》曲辞本为两汉民间谣曲,至东晋时期,袁山松对其进行声律革新并增补新词,遂成传世之调。鲍照承续乐府传统,以十八首组诗倾吐胸中块垒,此篇尤能展现寒门士子突破困厄、志存高远的刚健气魄。诗中既见对富贵荣华的傲然睥睨,亦显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这种精神特质恰与诗人的人生轨迹交相印证。鲍照出身寒微,早年即有澄清天下之志,然身处门阀森严的元嘉时期,长期沉沦下僚;又值南北朝对峙之际,神州陆沉之痛更激荡其济世情怀。其诗作既包含对士族垄断的强烈批判,亦寄托着收复故土的深切期盼,形成沉郁顿挫、骨气嶙峋的独特诗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临海王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长于乐府,尤擅七言之作,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影响深远。其诗多不平之慨,表现了寒门之士积极进取的愿望和对士族专权现状的不满。亦擅赋及骈文。代表作品有乐府诗《拟行路难》十九首、赋《芜城赋》、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著有《鲍参军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八)》出自南朝宋诗人鲍照笔下,属乐府杂曲范畴。《行路难》本为汉代古歌谣,晋代袁山松重谱新调、填制新词,使其在当时广为传唱。鲍照取其曲名,依调填词,创作组诗十八首,借乐府古题抒发人生忧愤,尽诉世间悲怆。​ 此组诗题材多元,并非同一时空下的产物。据考证,元嘉二十八至三十年(451-453)间,鲍照仕途屡遭波折:先是主动辞去侍郎之职,旋即离开始兴王改任永安令;后逢刘劭谋反,无辜蒙冤遭禁,深陷困境。诗中诸多内容与这一时期的坎坷际遇相呼应,由此推断,《拟行路难十八首》或创作于这一困顿时期,每字每句皆浸透诗人彼时的心境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体裁的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怀诗。诗中描绘了不甘贫困、胸怀壮志的寒门文士形象,以自然现象展现逆境中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借洒脱之语彰显蔑视金钱、誓破困境的豪情。全诗体现诗人豁达胸襟与不屈精神,饱含对门阀制度下社会不公的愤慨。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开篇以直白劝诫的口吻,直言富贵由外在权势决定而非个人努力,用“莫叹”否定悲叹贫贱的行为,既是对友人的宽慰,更是对命运不可控的清醒认知。表面是劝人放下,实则暗含对现实不公的隐忍批判,同时以“少年豪情”为底色,消解了认命的消极感,凸显出直面困境的傲气。以“莫言”否定对困境的哀叹,直接呼唤对未来的信念。将人生困顿比作草木凋零于冬雪,又以“阳春复苏”的自然规律自勉,强调逆境终将过去。此句表面写自然规律,实则直抒对抗命运的意志,以“会应”二字宣告对希望的主动追求,展现出不屈服于贫贱的昂扬姿态。​​

3. 分段赏析

《拟行路难》其十八此诗创作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元嘉时期,开篇即以“诸君莫叹贫”的劝勉之语,剖开六朝门阀制度下诗人的生存困境。诗人虽言“富贵不由人”,然细察其“莫叹”二字,实为寒士特有的傲骨。这种以退为进的笔法,既暗合《世说新语》“穷途当哭”的名士风度,又暗藏《周易》“潜龙勿用”的生存智慧。年轻的诗人尚未深谙“冰炭满怀抱”的宦海险恶,故能保留少年“且搁在一边”的疏狂。“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诗人将他人四十出仕的成熟时机与自己二十岁的青春年少相对比。一方面,暗示自己虽年少,却已对人生的艰难有所体悟;另一方面,也隐隐透露出对未来仕途的迷茫,即便有着出仕的志向,可在这“富贵不由人”的现实下,前路又在何方?“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运用比兴手法,以草木在冬雪的摧残下暂时衰败,却终将在阳春时节复苏,来喻指人生境遇的变化。这表明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仍心怀希望,相信困境只是暂时的,未来会有转机,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诗人面对人生的穷途末路,借酒消愁,倾诉着心中的长篇感慨,将命运的无奈交付给皇天。这是一种在现实面前的无力之举,借酒抒发内心的愤懑与对命运不公的抗争,却又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最后“樽中酝满”的疏放,实乃六朝名士风流的诗化注脚。诗人将阮籍穷途之哭的郁结,转化为“优游卒岁”的旷达,看似蹈袭《古诗十九首》“为乐当及时”的旧调,实则暗藏寒士特有的生存策略。其“床头百钱”的意象,既不同于石崇金谷园的奢靡,亦别于陶潜葛巾漉酒的清贫,恰是未入世族法眼的寒门文人特有的洒脱。这种“得钱即相觅”的率真,与《世说新语》中王子猷雪夜访戴的任诞一脉相承,却在门阀阴影下更显珍贵。少年疏狂语虽未涉“百年辛苦”之重,然其快语如弹剑作歌,在森严的九品中正制铁幕上划出清越裂痕。

4. 作品点评

初览全诗,萧纪委命的表述看似俯拾皆是,遣词造句亦直白质朴,毫无晦涩之感,乍看之下难寻精妙之处,恰似前人所言“若急切觅佳处,则已失之”。然而,当我们循着诗人的行文脉络,感受字里行间流淌的真挚情感,便会发现诗歌意蕴深远,余韵悠长。诚如古人所云“吟咏往来,觉蓬勃如春烟,弥漫如秋水,溢目盈心,期得之矣”,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深刻哲思,唯有静心品味,方能领略其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若决江河,诗中不可比拟,大似贾谊《过秦论》。

宋许顗《许彦周诗话》

# 《行路难》诸篇,一以天才天韵,吹宕而成,独唱千秋,更无知者。太白得其一桃,大者仙,小者豪矣。盖七言长句,迅发如临济禅,更不通人拟议。又如铸大象,一泻便成,相好即须具足。杜陵以下,字镂句刻,人巧绝伦,已不相浃洽,况许浑一流生气尽绝者哉!

明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

# 《拟行路难十八首》,淋漓豪迈,不可多得。但议论太快,遂为后世粗豪一流人借口矣。

清成书倬《古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鲍照《苦雨诗》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冬日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