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莫叹贫":诸位君子用不着叹息贫贱,
"富贵不由人":富贵与否是由不得人的。
# 不由人:由不得人。不由,犹不容。禁不住。
"丈夫四十强而仕":男子汉大丈夫四十岁身强力壮,并且出仕做官,
# 仕:出仕做官。出任官职。
"余当二十弱冠辰":我现在才二十岁呢。
# 辰:时辰。,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冠帽,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冠,皮冠,帽子。,余当:我(出仕)应当在。余,我。
"莫言草木委冬雪":不要说小草微木被冬雪欺压,
# 委:通“萎”,衰败。,莫言:不要言说。
"会应苏息遇阳春":它们总会在阳春时节复苏。
# 阳春:温暖的春天。,遇:逢遇。遇到。,苏息:苏醒呼吸。复活。休养生息。,会应:一会儿应当。犹会当。总会应当。
"对酒叙长篇":对酒讲述长篇大论,
# 长篇:长诗。,叙:叙写。
"穷途运命委皇天":穷途末路时把命运交付给苍天吧。
# 皇天:指天,苍天。天道。,委:委托于。,运命:命运和生命。,穷途:穷尽的路途。绝路。比喻处于极为困苦的境地。
"但愿樽中九酝满":只愿酒杯中斟满美酒,
# 九酝:九酝春酒。经过重酿的美酒。《四民月令》称正月所酿酒为春酒。“九酝春酒”恰是在“腊月二日清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施去曲滓便酿”的春酒。酝:酿。,樽中:一作金樽。樽:木质酒樽。后指各种酒杯。尊,指金属或玉石酒杯。后通用。
"莫惜床头百个钱":不要吝惜床头那一百个铜钱。
# 莫惜:不要吝惜。
"直得优游卒一岁":只需要优哉游哉地过好眼前的一年,
# 卒一岁:过完一年。卒:完毕,终了。,优游:优哉游哉。悠闲自得从容洒脱。指生活悠闲自在。优,舒适美好。游,各处从容地行走。,直得:应当。竟至于。直:但,仅。得:一作须。
"何劳辛苦事百年":何苦要辛勤劳苦地工作一百年。
# 百年:指一生。,事:事奉。,辛苦: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辛勤劳苦。,何劳:一作何带;为何携带。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临海王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长于乐府,尤擅七言之作,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影响深远。其诗多不平之慨,表现了寒门之士积极进取的愿望和对士族专权现状的不满。亦擅赋及骈文。代表作品有乐府诗《拟行路难》十九首、赋《芜城赋》、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著有《鲍参军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体裁的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怀诗。诗中描绘了不甘贫困、胸怀壮志的寒门文士形象,以自然现象展现逆境中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借洒脱之语彰显蔑视金钱、誓破困境的豪情。全诗体现诗人豁达胸襟与不屈精神,饱含对门阀制度下社会不公的愤慨。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开篇以直白劝诫的口吻,直言富贵由外在权势决定而非个人努力,用“莫叹”否定悲叹贫贱的行为,既是对友人的宽慰,更是对命运不可控的清醒认知。表面是劝人放下,实则暗含对现实不公的隐忍批判,同时以“少年豪情”为底色,消解了认命的消极感,凸显出直面困境的傲气。以“莫言”否定对困境的哀叹,直接呼唤对未来的信念。将人生困顿比作草木凋零于冬雪,又以“阳春复苏”的自然规律自勉,强调逆境终将过去。此句表面写自然规律,实则直抒对抗命运的意志,以“会应”二字宣告对希望的主动追求,展现出不屈服于贫贱的昂扬姿态。
3. 分段赏析
《拟行路难》其十八此诗创作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元嘉时期,开篇即以“诸君莫叹贫”的劝勉之语,剖开六朝门阀制度下诗人的生存困境。诗人虽言“富贵不由人”,然细察其“莫叹”二字,实为寒士特有的傲骨。这种以退为进的笔法,既暗合《世说新语》“穷途当哭”的名士风度,又暗藏《周易》“潜龙勿用”的生存智慧。年轻的诗人尚未深谙“冰炭满怀抱”的宦海险恶,故能保留少年“且搁在一边”的疏狂。“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诗人将他人四十出仕的成熟时机与自己二十岁的青春年少相对比。一方面,暗示自己虽年少,却已对人生的艰难有所体悟;另一方面,也隐隐透露出对未来仕途的迷茫,即便有着出仕的志向,可在这“富贵不由人”的现实下,前路又在何方?“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运用比兴手法,以草木在冬雪的摧残下暂时衰败,却终将在阳春时节复苏,来喻指人生境遇的变化。这表明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仍心怀希望,相信困境只是暂时的,未来会有转机,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诗人面对人生的穷途末路,借酒消愁,倾诉着心中的长篇感慨,将命运的无奈交付给皇天。这是一种在现实面前的无力之举,借酒抒发内心的愤懑与对命运不公的抗争,却又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最后“樽中酝满”的疏放,实乃六朝名士风流的诗化注脚。诗人将阮籍穷途之哭的郁结,转化为“优游卒岁”的旷达,看似蹈袭《古诗十九首》“为乐当及时”的旧调,实则暗藏寒士特有的生存策略。其“床头百钱”的意象,既不同于石崇金谷园的奢靡,亦别于陶潜葛巾漉酒的清贫,恰是未入世族法眼的寒门文人特有的洒脱。这种“得钱即相觅”的率真,与《世说新语》中王子猷雪夜访戴的任诞一脉相承,却在门阀阴影下更显珍贵。少年疏狂语虽未涉“百年辛苦”之重,然其快语如弹剑作歌,在森严的九品中正制铁幕上划出清越裂痕。
4. 作品点评
初览全诗,萧纪委命的表述看似俯拾皆是,遣词造句亦直白质朴,毫无晦涩之感,乍看之下难寻精妙之处,恰似前人所言“若急切觅佳处,则已失之”。然而,当我们循着诗人的行文脉络,感受字里行间流淌的真挚情感,便会发现诗歌意蕴深远,余韵悠长。诚如古人所云“吟咏往来,觉蓬勃如春烟,弥漫如秋水,溢目盈心,期得之矣”,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深刻哲思,唯有静心品味,方能领略其独特魅力。
# 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若决江河,诗中不可比拟,大似贾谊《过秦论》。
宋许顗《许彦周诗话》
# 《行路难》诸篇,一以天才天韵,吹宕而成,独唱千秋,更无知者。太白得其一桃,大者仙,小者豪矣。盖七言长句,迅发如临济禅,更不通人拟议。又如铸大象,一泻便成,相好即须具足。杜陵以下,字镂句刻,人巧绝伦,已不相浃洽,况许浑一流生气尽绝者哉!
明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
# 《拟行路难十八首》,淋漓豪迈,不可多得。但议论太快,遂为后世粗豪一流人借口矣。
清成书倬《古诗选》
上一篇:南北朝·鲍照《苦雨诗》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冬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