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尊奉汉朝":王尊忠心侍奉汉朝,
# 王尊:字子赣,西汉涿郡人。少孤,牧羊,后师事郡文学官,迁虢令,擢安定太守,捕诛豪强张辅等,威震郡中。被劾免,后旋迁益州刺史,还做过东郡太守。
"灵关不惮遥":远涉灵关,不怕那路途的艰险遥远。
# 惮:怕,畏惧。,灵关:古关名,在今四川省芦山县西北。《汉书·地理志》:“灵关道属越西郡”,自大渡河南岸通向西昌平原为武帝时期开通,设关处地形险要,《太平寰宇记》称“关四面峻险,一夫守之,可以御百”。
"高岷长有雪":高高的岷山上积雪终年不化,
"阴栈屡经烧":阴平的栈道多次被战火烧毁。
# 阴栈:阴平的栈道,为入蜀捷径,三国魏将邓艾即由此道进兵灭蜀。泛指入蜀栈道。
"轮摧九折路":就连那坚固的车轮也会在九折路上被摧折,
# 九折路:在今四川省荥经县西邛崃山,山路险阻,须九折乃上,故名。据《汉书·王尊传》载,他在任益州刺史时,路经邛崃九折阪,得知此处便是前任刺史王阳畏险停留、托病辞官的地方,他大声喝令驭者加鞭前进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
"骑阻七星桥":就连那骁勇的骑兵也会被阻于七星桥边。
# 七星桥:在四川成都西,相传为秦国太守李冰所造。
"蜀道难如此":蜀中山川道路是如此地艰难险阻,
"功名讵可要":功名怎么可要啊。
# 讵可:岂可。讵,岂,怎么。
南朝梁陈间诗人
阴铿(511?~563?),南朝梁陈间诗人。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人。初仕梁,任湘东王法曹参军。后官至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世称阴常侍。阴铿与何逊齐名,并称“阴何”。他尤善五言诗,其诗以写景纪游见长,体物细微,匠心独运,语言清丽秀美,工于炼字锻句。部分诗讲求音律和谐,注重对仗工稳,初具五律规模。名篇有《江津送刘光禄不及》等。后人辑有《阴常侍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蜀道难》是一首乐府诗。全诗以凝练笔触刻画蜀道艰险,将自然之险与人生感慨交融,展现诗人面对人生困境的矛盾与思索。
2. 写作手法
用典:“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一句,用了汉代王尊赴蜀任益州刺史的典故。典故原指王尊不惧路途遥远险阻、忠诚事国,作者在此借王尊赴蜀之事引出对蜀地山川的描写,同时以王尊“不惮遥”的典故与后文“功名讵可要”的感慨形成对照,暗喻仕途艰险。“轮摧九折路”一句,暗用王尊路经“九折阪”的典故,典故中王阳曾在此托病辞官,王尊却令驭者加鞭前进,作者以“轮摧”形容九折路的崎岖迂曲,极写蜀道难行。
3. 分段赏析
“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起笔以古事入题,赞颂汉代王尊对朝廷的忠诚,他不顾路途遥远奔赴灵关。诗人借王尊赴蜀做益州刺史的典故,巧妙引出蜀道之难的主题,为后文描绘蜀地艰险埋下伏笔,让读者对即将展现的蜀道险阻充满期待。“高岷长有雪”以下四句,聚焦蜀中山川的险峻。“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高耸的岷山横亘川甘边境,主峰雪宝顶终年积雪,“长有雪”三字既凸显其海拔之高,又营造出冷峻肃杀的氛围。而栈道是蜀道独特的交通设施,诗人用“阴”字描绘其悬于峭壁、不见天日的状态,“屡经烧”更道出它饱经战火摧残,残缺的痕迹诉说着历史沧桑。一“高”一“险”,将蜀道的艰难直观呈现。“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进一步展现蜀道途中的重重危机。“九折路”暗合王尊途经“九折阪”的典故,借“轮摧”生动描绘车轮在崎岖山道上损毁的惨状,凸显道路的曲折险峻。“七星桥”栈道同样惊险万分,连灵活的坐骑都难以通过,以“骑阻”刻画其险要。两句从不同角度,将蜀地山川的难行展现得淋漓尽致。“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在对蜀道险阻的充分渲染后,诗人发出感慨。这个反问句,表面看是对为求功名涉险蜀道的否定,实则蕴含深层思考。开篇赞颂王尊的“不惮遥”与结尾的“功名讵可要”看似矛盾,实则反映出作者身处乱世、历经宦海沉浮的思想矛盾。蜀道之“难”,既是自然险阻的艰难,更是仕途凶险的写照,饱含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悟。
4. 作品点评
全诗不仅逼真描绘蜀道的艰难险阻,更以景喻世,借蜀道之险暗喻仕途之艰。这种将自然之险与人生困境相勾连的创作手法,使其思想内涵超越了单纯咏叹山川艰险的同类诗作,实现了主题表达的深层突破。在艺术表现层面,诗人巧妙选取岷山积雪、阴栈残痕、九折险路、七星危桥等最具代表性的蜀道险景,以精准凝练的笔触凸显各景物特征。通过这种聚焦式的描写,将蜀道的险峻具象化、场景化,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峭壁深谷之间,真切感受到蜀道的惊心动魄与世事的波谲云诡。
# 岷山高峻、长有积雪,栈道隐蔽、屡经焚烧,加之以“轮摧”“骑阻”,诗人仅用二十个字就写出了蜀道的艰险无比、不可逾越,语言精练至极,自然使人联想到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叹。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高建新《诗心妙悟自然:中国山水文学研究》
# 诗中形容蜀道艰难:高山积雪,阴栈屡烧,轮摧九折,骑阻星桥,蜀道难成为功名难的隐喻。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 此诗写蜀道的艰险,并感叹仕途艰难。前二句赞扬汉王尊不惧险阻、忠诚事国的行为,中四句写蜀道的险要难行,末二句写不能贪恋功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超宏《六朝诗歌》
上一篇:南北朝·江淹《古意报袁功曹》
下一篇:南北朝·谢惠连《咏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