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ào
yuán
gōng
cáo

朝代:南北朝作者:江淹浏览量:2
cóng
jūn
chū
lǒng
běi
cháng
wàng
yīn
shān
yún
jīng
wèi
liú
ēn
qíng
fēn
rén
zèng
bǎo
jiàn
lòu
yáo
huá
wén
yán
fèng
zài
shuō
luán
qún
chén
fēng
yōu
zāi
líng
cuì
fēn
huáng
qiān
chuí
wèi
bào
jūn

译文

随军出征陇北边塞,遥望阴山天际浮云。泾水清渭水浊各自奔流,你我情谊也如这泾渭从此分隔。故友临别赠我宝剑,剑身雕琢美玉般的纹饰。剑上刻有“凤独行”的箴言,又铭“鸾无伴”的劝诫。何时能乘晨风展翅,悠然翱翔于碧空云海。黄鹄远飞千里之外,唯以热泪酬答故人深情。

逐句剖析

"从军出陇北":随军出征陇北边塞,

"长望阴山云":遥望阴山天际浮云。

"泾渭各异流":泾水清渭水浊各自奔流,

# 泾渭:泾水、渭水,颜色分明。

"恩情于此分":你我情谊也如这泾渭从此分隔。

"故人赠宝剑":故友临别赠我宝剑,

"镂以瑶华文":剑身雕琢美玉般的纹饰。

# 瑶华:是美玉之称。

"一言凤独立":剑上刻有“凤独行”的箴言,

# 凤:是传说中的神鸟。

"再说鸾无群":又铭“鸾无伴”的劝诫。

# 鸾:是传说中的神鸟。

"何得晨风起":何时能乘晨风展翅,

"悠哉凌翠氛":悠然翱翔于碧空云海。

"黄鹄去千里":黄鹄远飞千里之外,

# 黄鹄:即天鹅。

"垂涕为报君":唯以热泪酬答故人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古意报袁功曹》是南北朝文学家江淹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假托从军边塞与友人离别的事,抒发孤高志向与仕途抱负。全诗分三层:首层用“泾渭”隐喻和友人分隔两地的离愁,次层借故人所赠刻有“凤独立”“鸾无群”文字的剑来互勉高洁品格,末层以黄鹄自比,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诗文感情起伏变化,结构紧密相连,融合比兴、典故,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文学家

江淹(444~505),南朝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县)人。早年孤贫好学,在仕途上不甚得志,历仕宋、齐、梁三代。梁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其诗幽深奇丽、长于拟古,以《杂体诗三十首》最为知名。赋以《恨赋》《别赋》较有名,文辞精美,情调悲凉凄婉。晚节才思减退,相传梦一丈夫向之索还五色笔,时称“江郎才尽”。今存《江文通集》辑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别抒怀诗。借“泾渭”分隔之景与“凤独立”“鸾无群”的刻剑文字,写出了与友人的离别愁绪、互勉的高洁品格及以黄鹄自喻的建功豪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泾渭各异流”以泾水与渭水异流喻指与友人分离,泾清渭浊合流分明,暗示二人天南地北、情谊断绝,暗含生离死别之悲;“黄鹄去千里”以黄鹄喻己,“黄鹄之飞,一举千里”,借天鹅高飞象征远大志向,表达渴望乘时建功的豪情,贴切展现诗人不凡抱负。

3. 分段赏析

首层“从军山陇北,长望阴山云。泾渭各异流,恩情于此分”写与故友远别,首先明确远别的缘由是从军边塞,“陇北”与“阴山”作为古代抵御少数民族入侵的战场,曾上演过无数英雄事迹。诗人远眺阴山之上的云层,思绪飘向远方,心中涌起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其心已飞向那遥远的古战场。尽管诗人并非真的从军边塞,此处仅是假托,却也借此表现出他不愿如世俗文人般苟安于繁华京都、钻营官职,而是向往像古代民族英雄李广那样,在战场凭真本事建立功业的远大志向。“泾渭”二句则转写临别前的内心悲绪,泾水清、渭水浊,合流时清浊分明,诗人以此比喻两人的分别,言彼此一在天南、一在海北,如同泾水与渭水般界限分明。相距遥远导致音讯难通,故友间的深厚情谊也将随之断绝,这里亦隐含生离死别的意味——既然是从军,生还的可能性本就极小,眼前的分别实则可能是永诀。相逢无望、情同死别,悲伤之情自然可想而知。这四句在感情上形成明显起伏:前二句情绪高昂如千丈瀑布从云端奔泻而下,后二句调子陡然低沉如跌入深潭,跌宕之姿令人感叹其变化莫测,难以捉摸。次层“故人赠宝剑,镂以瑶华文。一言凤独立,再说鸾无群”写故友赠剑送行,古人有临别赠物的习俗,既为从军,故人所赠之物当以宝剑最为合宜。“瑶华”本是美玉的别称,此处用以比喻剑上文字的贵重。“一言凤独立,再说鸾无群”是宝剑上镂刻的文字,赠物之余亦兼赠言。凤与鸾皆为传说中的神鸟,《庄子·秋水》中记载“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其品格高洁、超凡脱俗。这样的赠言既是两人的互勉,亦是彼此的自喻——二人情趣相投,皆企羡超然物外、脱俗独立的生活。袁柄“常念阴松柏,咏诗书,志气跌荡,不与俗人交”(江淹《袁友人传》),诗人自己亦“虽五侯交书,群公走币,仆也在南山之南矣此可为智者道,难与俗士言也”(江淹《报袁叔明书》),二人堪称声气相投的“青云之交”。江淹出身寒微,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这无疑给他带来沉重的压抑感,致使抱负无法实现,内心满是孤独与苦闷。他无力与现实抗争,只能选择孤芳自赏、离群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四句的感情同样有起有伏:前二句写故人赠宝剑以壮行色,让诗人情绪再度高涨;后二句写诗人见到剑上镂刻的文字,一种孤独感悄然在心中升起,知音难觅的孤愤再次令其情绪低落。末层“何得晨风起,悠哉凌翠氛。黄鹄去千里,垂涕为报君”诗人以黄鹄自喻言志,诗人以“黄鹄”自比,“黄鹄之飞,一举千里”(《商君书·画策》),它是志向远大之人的象征。“晨风”在此处指的是政治际遇,刘桢在《赠从弟》其三中亦有“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之句,皆表达了希望乘时高飞、无拘无束实现志向的心愿。最后二句写自己即将从军至千里之外的边塞,临行前难掩悲伤之情,愿以这悲涕来回报故友的深情厚谊,全诗层层紧扣、首尾呼应。这四句的感情依旧起伏分明:前二句写展翅翱翔的远大志向,让诗人的情感掀起更大波澜,情绪高昂激越;后二句写分手时的悲伤心情,感情再度降至最低潮。

4. 作品点评

全诗中,诗人的感情如此一起一伏,抑扬有致,有层次地展现出诗人远大的志向。此诗托为仿古,实则言志。作者假托从军与故友远别,抒发了自己脱俗独立的远大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沈约《三妇艳》

下一篇:南北朝·阴铿《蜀道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