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形一体":一个字由两种形态组成,却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四支八头":它有四个 “分支”,八个 “端头”。
"四八一八":四乘八加上一乘八。
"飞泉仰流":又像飞涌的泉水向上流淌。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临海王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长于乐府,尤擅七言之作,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影响深远。其诗多不平之慨,表现了寒门之士积极进取的愿望和对士族专权现状的不满。亦擅赋及骈文。代表作品有乐府诗《拟行路难》十九首、赋《芜城赋》、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著有《鲍参军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南北朝鲍照的一首字谜诗,以“井”为谜底。诗中通过拆解字形(二形一体、四支八头)、数字运算(四八一八)和意象比喻(飞泉仰流)描绘“井”的结构与功能,展现汉字巧妙构思,充满趣味与智慧。
2. 分段赏析
首句“二形一体”高度概括“井”字的结构特征——由横竖两笔构成的“二形”(即两横两竖)组合成一个整体字形,看似简单的描述,实则精准抓住了“井”字方正对称的本质。次句“四支八头”进一步细化,将“井”字的四根横竖笔画比作“支柱”(“四支”),每根笔画的两端视为“头”,四根笔画便有八个端点(“八头”),这种以人体部位喻指笔画的拟人化手法,让枯燥的字形分析变得生动形象,读者仿佛能看见“井”字如建筑般挺立的模样。第三句“四八一八”堪称全诗的“谜眼”,以数字运算暗藏玄机。“四八”即4×8=32,“一八”即1×8=8,两者相加为40,而“井”字的结构恰可拆分为四个“十”字(每个“十”为两笔,四个“十”共八笔),“四十”虽非直接对应笔画数,却通过巧妙的数学联想与字形拆解形成呼应,体现了古人对数字与文字关系的独特玩味。这种将数学运算融入字谜的手法,既考验读者的逻辑思维,又增添了解谜的趣味性。末句“飞泉仰流”则跳出字形,转向“井”的实用功能。诗人以“飞泉”喻井水,“仰流”二字精准捕捉汲水时水流自下而上的动态——当木桶从井口垂入,盛满水后被绳索牵引而上,井水便如“仰流”的喷泉般升向地面。这一意象不仅赋予“井”以灵动的生命力,更将日常生活场景诗化,让读者在解谜之余,感受到古人对平凡事物的审美转化。
上一篇:南北朝·何逊《咏舞妓诗》
下一篇:南北朝·鲍照《代白纻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