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春鸟初至时":你没看见春天的鸟儿刚刚飞来的时候,
# 初至时:初期到来的时候。,春鸟:春季的群鸟。
"百草含青俱作花":百草带着青嫩的生机,都绽放出了花朵。
# 作花:开花。,俱:都,全。,含青:蕴含青翠色。
"寒风萧索一旦至":可寒风一旦萧瑟来袭,
# 至:来到。,一旦:一天之间。有朝一日。,萧索:荒凉冷落,萧条凄凉。索,索然无味。
"竟得几时保光华":这美好又能保持多久呢。
# 光华:光阴的精华。光芒,光彩。,竟得:究竟得以。
"日月流迈不相饶":日月不停地流逝,从不容情,
# 相饶:互相饶恕。饶,饶恕;宽容。,流迈:流淌超越。犹流逝。谓传播远方。
"令我愁思怨恨多":让我产生了许多埋怨和遗憾。
# 怨恨:埋怨和遗憾。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临海王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长于乐府,尤擅七言之作,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影响深远。其诗多不平之慨,表现了寒门之士积极进取的愿望和对士族专权现状的不满。亦擅赋及骈文。代表作品有乐府诗《拟行路难》十九首、赋《芜城赋》、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著有《鲍参军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咏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鲜明对比,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美好难驻的深切感慨。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用“君不见”领起,像在对读者说话,一下子把人带入画面,“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这里描绘了春天刚到的景象:小鸟刚刚飞来,小草冒出青芽,各种花儿也竞相绽放。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热闹,画面鲜活又明亮。可这美好的春光没持续多久,“寒风萧索一旦至”,寒冷的风突然就刮起来了。“一旦至”三个字,写出了寒风来得又急又猛,完全没给人准备的时间。接着问“竟得几时保光华”,意思是这些春天的花草、鸟儿,能保持多久这样的光彩呢?这一问,把刚才的生机变成了担忧,好像在说再美的春光也留不住,暗含着对美好事物容易消逝的无奈。后面两句“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从具体的春景转到时间的流逝。“日月流迈”就是说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从来不会停下来等谁;“不相饶”更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不管你多珍惜,它都不会多留一刻。这种时间的流逝,让诗人心里充满了愁绪和怨恨,是愁春光易逝,是愁人生短暂,还是愁其他不如意的事,总之这些情绪都被时间的“无情”勾了出来。
# 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若决江河,诗中不可比拟,大似贾谊《过秦论》。
宋许顗《许彦周诗话》
# 《行路难》诸篇,一以天才天韵,吹宕而成,独唱千秋,更无知者。太白得其一桃,大者仙,小者豪矣。盖七言长句,迅发如临济禅,更不通人拟议。又如铸大象,一泻便成,相好即须具足。杜陵以下,字镂句刻,人巧绝伦,已不相浃洽,况许浑一流生气尽绝者哉!
明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
# 《拟行路难十八首》,淋漓豪迈,不可多得。但议论太快,遂为后世粗豪一流人借口矣。
清成书倬《古诗选》
上一篇:南北朝·庾信《尘镜诗》
下一篇:南北朝·谢灵运《折杨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