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ōu
lán
sān

朝代:南北朝作者:鲍照浏览量:2
jié
pèi
fēn
míng
bào
liáng
zhé
guāi
huā
luò
zhī
zhōng
kōng
chóu
zuò
xiāng

译文

精心佩戴饰物,用意只是清晰明确却无济于事,抱定桥柱坚守约定,却总是遭遇不顺。花朵凋零,知道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空自忧愁,白白地因这忧愁被耽误。

逐句剖析

"结佩徒分明":精心佩戴饰物,用意只是清晰明确却无济于事,

# 徒分明:白白地分明。徒然清晰。空自明白。,结佩:结系玉佩。这里应有典故。也许是解佩。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於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交甫。”

"抱梁辄乖忤":抱定桥柱坚守约定,却总是遭遇不顺。

# 乖忤:抵触;违背。差错。胡三省注:“乖,异也。互,差也。”互,《正韵》胡故切,音护。差也。,辄:总是,就。,抱梁:抱住桥梁。又称抱柱。《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华落知不终":花朵凋零,知道美好事物难以长久,

# 不终:没有结果;没有到底。不得善终,不能终其天年。,华落:精华落尽。花落。

"空愁坐相误":空自忧愁,白白地因这忧愁被耽误。

# 相误:互相耽误。,坐:坐着。空自。徒然。,空愁:空自发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幽兰(其三)》是南北朝时期鲍照创作的五言绝句。此诗首句写女子精心结佩,却未能达成所愿,寓意美好愿望的落空;次句以抱梁守信却遭遇不顺,暗示女子情感受阻;接着描绘花朵凋零,象征美好事物难以长久;末句直抒女子空自忧愁,被愁绪耽误的无奈。全诗以蕴藉的手法,借幽兰相关意象,抒发了女子哀怨惆怅的情思,展现出细腻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临海王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长于乐府,尤擅七言之作,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影响深远。其诗多不平之慨,表现了寒门之士积极进取的愿望和对士族专权现状的不满。亦擅赋及骈文。代表作品有乐府诗《拟行路难》十九首、赋《芜城赋》、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著有《鲍参军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中借幽兰相关意象,如女子精心结佩似幽兰高洁,却在情感上如花朵凋零般失意,营造出哀怨惆怅的氛围,表达了女子在情感上的哀怨、无奈之情,同时也借女子遭遇暗喻自身怀才不遇的困境。

2. 写作手法

用典:“结佩徒分明”中的“结佩”源自《诗经》《楚辞》中“佩玉”的传统意象。古人以玉佩相赠,象征情感的坚贞与契合。此处“结佩”代指曾经明确的情感约定,“徒分明”则暗示这份约定如今只剩形式上的“分明”,却无实际意义,暗喻昔日情谊的落空,用古老的赠佩典故隐喻女子对情感承诺的追忆与失落。“抱梁辄乖忤”中的“抱梁”可联想至古代传说中“尾生抱柱”的故事,《庄子·盗跖》载尾生守信等待恋人,直至水涨抱柱而死,此处反用其意:尾生“抱柱”是坚守约定,而诗中“抱梁”却“乖忤”,暗示女子坚守情感却遭遇背离,用典故的反向延伸,增强了期待与现实的矛盾。白描:“华落知不终”以“华落”的花朵凋零直写自然景象,不加修饰,却以花的衰败隐喻女子芳华流逝、情感难以持久的宿命,用最朴素的自然现象对应内心的怅惘,画面简洁而意味深长。

3. 分段赏析

首句“结佩徒分明”,“结佩”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美好的意愿、约定或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女子精心结佩,本有着明确的目的与期待,一个“徒”字却笔锋一转,点明这一切都只是徒劳,突出了女子希望落空的无奈,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第二句“抱梁辄乖忤”中,“抱梁”用了尾生抱柱的典故,代表着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然而,女子虽有这般坚守,却总是遭遇不顺,“辄乖忤”直白地描述了她在情感道路上的坎坷,与期望中的美好爱情背道而驰,进一步强化了女子情感受阻的哀怨。第三句“华落知不终”描绘的是花朵凋零的景象。“华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女子由此意识到美好的感情或事物难以长久,“知不终”三个字蕴含着深深的无力感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情感的悲剧结局。尾句“空愁坐相误”则直接抒发女子的情感。“空愁”表明女子的忧愁是徒劳无用的,却又无法摆脱;“坐相误”强调因这无尽的忧愁,白白耽误了自己,将女子内心的无奈、悔恨与哀怨推向高潮,收束全诗情感,尽显其愁苦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庾信《徐报使来止一相见诗》

下一篇:南北朝·庾信《赠别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