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惨惨天微雪":黄昏时分天色惨淡,天空飘着微微的雪花,
"修行坊西鼓声绝":修行坊西边的鼓声已经断绝。
# 修:一作“循”。
"张生马瘦衣且单":张生骑着瘦马,衣服也很单薄,
"夜扣柴门与我别":夜里敲响我的柴门来与我告别。
"愧君冒寒来别我":愧疚你冒着寒冷来与我告别,
"为君酤酒张灯火":为你买酒并点亮灯火。
"酒酣火暖与君言":酒喝得畅快,炉火温暖,与你交谈,
"何事入关又出关":为什么进入关中又要离开关中。
# 何事:一作“君何”。
"答云前年偶下山":回答说前年偶然下山,
"四十余月客长安":在长安客居了四十多个月。
"长安古来名利地":长安自古以来就是追逐名利的地方,
"空手无金行路难":手中没有钱财,在这里行路艰难。
"朝游九城陌":早上在长安的街道上行走,
"肥马轻车欺杀客":肥壮马匹拉的轻便车子欺负像我这样的过客。
"暮宿五侯门":晚上借宿在权贵人家门口,
"残茶冷酒愁杀人":喝着残茶冷酒,忧愁得让人难以忍受。
"春明门":春明门,
# 春明门:一作春明门外高高处,直下便是嵩山路。
"门前便是嵩山路":门前就是通往嵩阳的路。
"幸有云泉容此身":幸好有云泉能够容留我这身躯,
"明日辞君且归去":明天就辞别你回归嵩阳。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张生马瘦衣且单,夜扣柴门与我别”,通过“马瘦”“衣单”等细节,展现出张山人的落魄与艰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其处境。对比:“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欺杀客。暮宿五侯门,残茶冷酒愁杀人”,将张山人在长安街头被肥马轻车之人欺辱,在权贵门前只能得到残茶冷酒的落魄处境,与长安的繁华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艰难。烘托:“黄昏惨惨天微雪,修行坊西鼓声绝”,描绘出黄昏时分,天色惨淡,微雪飘飞,鼓声断绝的寒冷、寂静环境,烘托出送别时的凄凉氛围。
2. 分段赏析
首四句营造氛围:“黄昏惨惨天微雪,修行坊西鼓声绝。张生马瘦衣且单,夜扣柴门与我别。”描绘出黄昏微雪、鼓声渐绝的清冷场景,友人在寒夜中,骑着瘦马、身着单衣前来告别,渲染出凄清的离别氛围,也暗示友人处境艰难。中四句尽显情谊:“愧君冒寒来别我,为君酤酒张灯火。酒酣火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诗人愧疚于友人冒寒前来,以沽酒燃灯相待,酒酣时询问友人出入关缘由,体现出二人深厚情谊,也自然引出下文。后八句感慨世态:“答云前年偶下山,四十馀月客长安。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欺杀客。暮宿五侯门,残茶冷酒愁杀人。春明门,门前便是嵩山路。幸有云泉容此身,明日辞君且归去。”友人讲述在长安四十余月的经历,长安作为名利场,无钱寸步难行,遭受富者欺辱,在权贵处也备受冷落。最后表示庆幸嵩山云泉能容身,决定归去。这部分既道出友人在长安的辛酸,也借友人遭遇讽刺了世态炎凉。
上一篇:唐·储光羲《樵父词》
下一篇:唐·白居易《酬梦得比萱草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