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zhāi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chén
qiū
zhāi
lěng
xiāo
tiáo
chèn
bìng
róng
qīng
fēng
liǎng
chuāng
zhú
bái
tíng
sōng
ruǎn
móu
shēn
zhuō
kāng
xiàng
shì
yōng
shēng
bié
yǒu
chù
hào
zài
xīn
xiōng

译文

清晨起来,秋斋里寒冷袭人,萧条的景象与我病后的容颜十分相称。清风轻轻吹拂着窗户旁的竹子,白露覆盖着庭院中的松树。我似阮籍拙于谋身立命,又如嵇康懒问世事纷纭。此生自有安身立命之处,浩然正气长存于我心胸。

逐句剖析

"晨起秋斋冷":清晨起来,秋斋里寒冷袭人,

"萧条称病容":萧条的景象与我病后的容颜十分相称。

"清风两窗竹":清风轻轻吹拂着窗户旁的竹子,

"白露一庭松":白露覆盖着庭院中的松树。

"阮籍谋身拙":我似阮籍拙于谋身立命,

"嵇康向事慵":又如嵇康懒问世事纷纭。

"生涯别有处":此生自有安身立命之处,

"浩气在心胸":浩然正气长存于我心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两联通过清冷的竹、松与白露意象,勾画独居的寂寥环境;后两联借阮籍、嵇康的历史典故,抒写对宦海浮沉的感慨,最终以“浩气在心胸”的豪情收束。全诗语言质朴而内蕴深沉,展现了诗人在秋日的心境,体现了白居易诗歌关注生活、情感细腻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清风两窗竹,白露一庭松”,通过描写秋斋内清风、竹子、白露、松树等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对这种秋日环境的喜爱,同时也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用典:“阮籍谋身拙,嵇康向事慵”,运用阮籍和嵇康的典故。阮籍为人不拘礼教,在乱世中谋身艰难;嵇康对世俗之事慵懒对待。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慨,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情感表达更加委婉、深沉。

2. 分段赏析

《秋斋》首联写诗人清晨起来,感受到秋斋的寒冷,萧条的氛围与自己仿佛生病的面容相互映衬。一个“冷”字,既写出了秋斋的实际温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奠定了全诗略带清冷的基调。颔联描绘了秋斋内优美的景色,清风轻轻吹拂着窗户旁的竹子,白露覆盖着庭院中的松树。画面清新自然,富有诗意,展现出秋日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欣赏。颈联诗人联想到阮籍和嵇康。阮籍在乱世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却因行事风格而在谋身方面显得笨拙,嵇康对世俗之事表现出慵懒。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尾联诗人表明态度,自己有着不同于世俗的生活追求,心中存有浩然之气,展现出诗人的豁达和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坚守,使诗歌的情感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自喜》

下一篇:唐·李商隐《赠歌妓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