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秋斋冷":清晨起来,秋斋里寒冷袭人,
"萧条称病容":萧条的景象与我病后的容颜十分相称。
"清风两窗竹":清风轻轻吹拂着窗户旁的竹子,
"白露一庭松":白露覆盖着庭院中的松树。
"阮籍谋身拙":我似阮籍拙于谋身立命,
"嵇康向事慵":又如嵇康懒问世事纷纭。
"生涯别有处":此生自有安身立命之处,
"浩气在心胸":浩然正气长存于我心胸。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清风两窗竹,白露一庭松”,通过描写秋斋内清风、竹子、白露、松树等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对这种秋日环境的喜爱,同时也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用典:“阮籍谋身拙,嵇康向事慵”,运用阮籍和嵇康的典故。阮籍为人不拘礼教,在乱世中谋身艰难;嵇康对世俗之事慵懒对待。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慨,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情感表达更加委婉、深沉。
2. 分段赏析
《秋斋》首联写诗人清晨起来,感受到秋斋的寒冷,萧条的氛围与自己仿佛生病的面容相互映衬。一个“冷”字,既写出了秋斋的实际温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奠定了全诗略带清冷的基调。颔联描绘了秋斋内优美的景色,清风轻轻吹拂着窗户旁的竹子,白露覆盖着庭院中的松树。画面清新自然,富有诗意,展现出秋日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欣赏。颈联诗人联想到阮籍和嵇康。阮籍在乱世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却因行事风格而在谋身方面显得笨拙,嵇康对世俗之事表现出慵懒。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尾联诗人表明态度,自己有着不同于世俗的生活追求,心中存有浩然之气,展现出诗人的豁达和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坚守,使诗歌的情感得到升华。
上一篇:唐·白居易《自喜》
下一篇:唐·李商隐《赠歌妓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