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浮云知不还":心灵远离了尘世,如同浮云一般,知道它不会回到世俗的纷扰中,
# 浮云: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比喻飘忽不定。
"心云并在有无间":心灵和云彩一样,存在于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境界中,超脱于物质世界的束缚。
"狂风何事相摇荡":为什么会有狂风突然出现,搅动这一切的平静,
# 摇荡:动荡,撼动,摇动。
"吹向南山复北山":它将云彩吹向南山,又吹向北山。
金元时期数学家、史学家
李冶(1192~1279),金元时期数学家、史学家。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人,生于大兴(今北京)。正大进士,后任钧州(今河南禹州市)知事。李冶的研究包括数学、文学、历史、天文、哲学、医学等多方面。他与秦九韶、杨辉和朱世杰并称为“宋元数学四大家”。其一生著述很多,除《测圆海镜》《益古演段》外,晚年又整理了自己多年的笔记,写成了《泛说》《敬斋古今黈》。
1. 分段赏析
“心远浮云知不还”一句以“心远”开篇,点明诗人心境的悠远,仿佛超脱尘世。“浮云知不还”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浮云以人的意志,说它知晓不再返回,既描绘出浮云飘荡远去、一去不返的动态,又暗示诗人向往自由、超脱的心境,如同浮云般不愿被束缚。“心云并在有无间”紧承上句,将“心”与“云”并置。“在有无间”写出一种微妙的状态,既似有又似无,既像是在描绘心与云若即若离、难以捉摸的状态,又暗喻诗人的心境空灵缥缈,难以用确切的言语形容,体现出一种高深玄妙的境界,给人以无限遐想。“狂风何事相摇荡”以疑问语气起笔,“狂风”的出现打破了前两句营造的静谧、悠远氛围。“何事”二字表达出诗人对狂风突然摇荡的不解与困惑,将自然现象人格化,仿佛狂风的行为带有某种目的,引发读者对其背后深意的思考。“吹向南山复北山”承接上句,具体描绘狂风的行径,它将事物吹向南山,又吹向北山。表面上是在写狂风肆意摇荡、吹拂的情景,实则借狂风的摇荡,暗喻生活中的种种干扰与波折,暗示诗人在面对外界干扰时内心的感受,同时也以南山、北山的空间转换,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上一篇:唐·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下一篇:唐·李商隐《和张秀才落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