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xià
xián
yín
jiān
chéng
wéi
bī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mèng
xià
qīng
yuè
dōng
xián
sǎn
guān
zhōng
bìng
tòng
yǎn
xià
wèi
hán
shì
shì
wén
cháng
mèn
jiāo
yóu
jiàn
huān
bēi
shāng
liú
qiè
yuè
rén
kuān
xuě
bìn
suí
shēn
lǎo
yún
xīn
zhuó
chù
ān
zhōng
shū
yǒu
wèi
shì
shuō
xiàng
jūn
kàn

译文

孟夏时节气候清和宜人,我在东都做个闲散小官。身体没有病痛烦扰,眼前也无饥饿寒冷之忧。听闻世事常觉烦闷,与友相交相聚顿生欢喜。举杯急切挽留宾客,歌舞伎乐让人心情宽解。鬓发如雪白随着岁月老,心境似浮云随处皆安适。这当中别有滋味,试着说与您看看。

逐句剖析

"孟夏清和月":孟夏时节气候清和宜人,

"东都闲散官":我在东都做个闲散小官。

"体中无病痛":身体没有病痛烦扰,

"眼下未饥寒":眼前也无饥饿寒冷之忧。

"世事闻常闷":听闻世事常觉烦闷,

"交游见即欢":与友相交相聚顿生欢喜。

"杯觞留客切":举杯急切挽留宾客,

"妓乐取人宽":歌舞伎乐让人心情宽解。

"雪鬓随身老":鬓发如雪白随着岁月老,

"云心著处安":心境似浮云随处皆安适。

"此中殊有味":这当中别有滋味,

"试说向君看":试着说与您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创作于其担任东都闲散官职时,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全诗以“闲”为线索,从时令、身份、生活状态、人际交游到内心感悟层层展开。全诗语言浅白,意境闲适,体现诗人对安稳生活的满足,以及享受闲适的生活态度,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平淡生活中真味的体悟,同时也借诗向韦宾客分享这份闲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孟夏清和月,东都闲散官”,开篇点明时间是孟夏,即初夏时节,气候清和宜人。同时交代了诗人的身份,是东都洛阳的闲散官员。“闲散官”三字,既写出了诗人官职的清闲,也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在的氛围,暗示诗人有更多的闲暇时光来享受生活、品味心境。“体中无病痛,眼下未饥寒”,这两句从身体状况和生活条件两方面着笔。诗人庆幸自己身体没有病痛的折磨,生活上也没有饥饿寒冷的忧虑,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这是一种朴素而实在的满足感,为下文进一步抒发对闲适生活的感悟做了铺垫。这种满足并非来自于功名利禄的获取,而是对生活基本状态的一种珍视,体现出诗人心态的平和与知足。“世事闻常闷,交游见即欢”,诗人将听闻世事的感受与和友人交游的体验进行对比。世间之事常常让人感到烦闷,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一些无奈和不满。然而,与友人相见时,却能立刻感到欢喜,友情的温暖和快乐消解了世事带来的烦闷,突出了友情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也进一步说明诗人在平淡的生活中能够从真挚的人际交往中获得精神慰藉。“杯觞留客切,妓乐取人宽。雪鬓随身老,云心著处安。此中殊有味,试说向君看”,前两句描写了诗人以酒宴和歌舞伎乐来款待客人的场景,“切”字表现出诗人挽留客人的急切心情,“宽”字则体现出宴饮之乐能让人心情宽解,享受当下的惬意。后两句中,“雪鬓随身老”感慨岁月流逝,自己的鬓发已如白雪般斑白,身体逐渐老去;“云心著处安”则表明诗人的心境如同自在的云朵,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坦然自安,不为衰老和世事所扰,在精神上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最后两句,诗人认为这种生活别有一番滋味,想要说给韦宾客听,希望友人也能体会到这种闲适生活的美好与独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当下生活状态的欣赏和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春日独酌二首》

下一篇:唐·齐己《送人游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