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
dō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zhī
yuǎn
jùn
shí
dào
yóu
quán
jiā
tóng
wàn
wáng
chéng
sān
xiá
wài
bǎi
nián
shēng
zhōu
zhōng
shān
zhān
huā
lǒng
shuǐ
chūn
duō
làng
fēng
liǎng
piàn
hóng
jīng
shù
shēng
shǐ
使
jūn
lóu
dié
shàng
dōng

译文

行程已久,不知远郡(忠州)何日到达,可喜的是全家同行并不感到孤单。受王命差遣远赴万里之外的三峡,把全家人的生计都载在一叶扁舟之中。巫山的夜晚下着沾湿了花枝的细雨,春天的陇水之上多有逆向的风浪。两片红色的旌旗飘动伴随着几声鼓响,我乘坐着小船来到了巴东。

逐句剖析

"不知远郡何时到":行程已久,不知远郡(忠州)何日到达,

# 远郡:指忠州。

"犹喜全家此去同":可喜的是全家同行并不感到孤单。

# 同:共同,陪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受王命差遣远赴万里之外的三峡,

# 三峡:峡名。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两岸,重岩叠嶂,无地非峡,就其最险者称为三峡。,王程:为王事而作的行程。即赴职任命。

"百年生计一舟中":把全家人的生计都载在一叶扁舟之中。

# 百年生计:指全家人的前途、命运,都载在这只船上。

"巫山暮足沾花雨":巫山的夜晚下着沾湿了花枝的细雨,

# 足:下透。沾花雨,沾湿花枝的细雨。,巫山:山名,在四川巫山县东。

"陇水春多逆浪风":春天的陇水之上多有逆向的风浪。

# 逆浪风:指东风。江水自西而下,故称东来之风为逆浪风。,陇水:指长江上游。古人以为长江源出陇外。

"两片红旌数声鼓":两片红色的旌旗飘动伴随着几声鼓响,

# 数声鼓:因江道狭窄,行船多击鼓为号。,两片红旌:双旌为刺史仪仗。红旌:红旗。

"使君艛艓上巴东":我乘坐着小船来到了巴东。

# 艛艓:有楼的小船。,使君:即刺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入峡次巴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七言律诗。诗中前两联描述了诗人虽遭远贬之苦,却因能举家同行而感到一丝慰藉。后两联借景抒情,展现了路途的艰难险阻。诗人以通俗晓畅的语言,明快的笔调,将深沉的情感融入其中,既体现出旅途的困苦,又彰显了其坦荡的襟怀,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入峡次巴东》是白居易所写。元和十年(815年),他因宰相武元衡被刺案上书言事,触怒执政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又移官忠州任刺史。元和十四年(819年)三月,诗人由江州赴任忠州刺史途中,途经三峡并宿于巴东,有感于自身的贬谪经历与旅途见闻,写下了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诗。描绘了诗人奉王命登程,全家乘船出行,在三峡外漫长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行程未知的迷茫、全家同行的喜悦,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诗人借巫山暮雨、陇水逆风之景,既展现了三峡的自然风貌,也暗喻自己前往忠州任职途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同时流露出虽有困难但仍积极前行的心境。化用:“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直用杜甫“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仅改动两字,在借鉴的基础上融入自身旅途感受,使诗句更贴合情境。情景交融:“两片红旗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通过描写船上红旗飘扬、鼓声阵阵的场景,将太守出行的宏大场面与诗人摆脱被贬屈辱处境的快慰之情相融合,生动展现出诗人的心境变化。

3. 分段赏析

首联“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不知”生动体现出诗人对未知行程的惆怅与前路未卜的忧虑,“犹喜”则直白地表达出能全家同行的慰藉,一忧一喜,情感对比鲜明。颔联“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万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维度,极言行程遥远和生活的漂泊,同时也展现出诗人欲在忠州有所作为的决心。颈联“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化用杜甫诗句,借“花雨”“逆浪风”之景,含蓄传达出对前路挑战的认知。尾联“两片红旗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通过声色结合的场景描写,营造出宏大的氛围,既点明题意,又抒发了诗人摆脱被贬困境的喜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杜子美诗“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乐天“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全用之。

宋洪迈《容斋随笔》

# 晐而怆,下句浅语至境(“万里王程”联下)。

清谭宗《近体秋阳》

# 量移涉险,非乐境也。中两联写舟行之苦,落句偏结得有气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渐老》

下一篇:唐·白居易《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