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俱净":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
#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形容词作为动词,消散、散净。
"天山共色":天空与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 共色:同样的颜色。共,同样的。
"从流飘荡":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
#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
"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 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东或向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
# 许:表示约数。,至:到。,自:从。
"奇山异水":山水奇特独异,
"天下独绝":天下独一无二。
# 独绝:独一无二。独,只。绝,绝妙。
"水皆缥碧":水都是浅青色的,
# 缥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浅青色。,皆:全,都。
"千丈见底":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鱼细石":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 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直视无碍":毫无障碍。
# 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形容江水清激见底。
"急湍甚箭":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
# 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甚,胜过,超过。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急湍: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势急速。
"猛浪若奔":凶猛的巨浪好像飞奔的骏马。
#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若:好像。
"夹岸高山":江两岸的高山上,
"皆生寒树":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一看便让人心生寒意,
# 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 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
"互相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 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争高直指":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 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成:形成。
"泉水激石":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
# 激:冲击,撞击。
"泠泠作响":发出泠泠的响声;
# 泠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相互和鸣,
# 相鸣:互相和鸣。,好鸟:美丽的鸟。好:美丽的。
"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 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蝉则千转不穷":蝉长久不断地鸣叫,
# 蝉则千转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表示多。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猿则百叫无绝":猿不停地啼叫着。
# 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
"鸢飞戾天者":那些像鸢鸟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 鸢飞戾天:语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戾,至、到达。
"望峰息心":看到这些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
# 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经纶世务者":治理国家大事的人,
# 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经纶,筹划、治理。世务:国家大事。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窥:看。反:通“返”,返回。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横柯:横斜的树枝。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蔽:遮蔽。
"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 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昼:白天。犹:好像。
"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
# 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疏:稀疏。交映:互相掩映。交:相互。
"有时见日":偶尔能见到阳光。
# 日:阳光。,见:看见。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却好学有俊才,为沈约所赏。初为吴兴太守柳恽主簿,后任奉朝请等职。曾私撰《齐春秋》,因武帝认为不实而书焚官免,又奉命撰《通史》,未竟而卒。吴均才气俊迈,“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文坛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多为赠答、送别、游览之作。他的诗格调清丽,音韵和谐,属于典型的齐梁体,但语言明畅,用典妥帖,无堆砌之弊。其散文如《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文辞骈偶,写景如画,文笔清隽简净;其《檄江神责周穆王璧》《饼说》二文,于俳谐中寄寓不平之意。主要作品有《山中杂诗》《赠王桂阳别诗》《送柳吴兴竹亭集诗》等。明人辑有《吴朝请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描绘山水的文章。介绍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富春江一百多里奇山异水的景色,体现了山水的雄奇秀丽,营造了清新自然的意境,表达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倦和避世退隐的志趣。
2. 写作手法
比喻:“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以“箭”喻急流之速,以“奔”喻猛浪之势,生动凸显富春江水流如飞箭般迅猛、如骏马般奔腾的动态美感。拟人:“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赋予静态山峦以人的“竞上”“轩邈”动作,山峦仿佛竞相攀高、争相比远,化静为动,既勾勒出峰峦迭起的险峻形态,又注入蓬勃的生命张力,展现自然山水的盎然生机。动静结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静)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先以“游鱼细石”的清晰可见侧面烘托江水静态之澄澈,再以“箭”“奔”等动态比喻状写水流之急,动静相生,既展现江水的明静特质,又凸显其奔腾气势,层次丰富地呈现水之“异”。对偶:“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前句“风烟”对“天山”,“俱净”对“共色”,句式工整,以简笔勾勒天地澄明之境;后句“蝉”对“猿”,“千转”对“百叫”,通过动物啼鸣的对仗描写,强化山林声响的韵律美,体现骈文句式特色。反衬:以动衬静,“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以蝉鸣猿啼的不绝于耳反衬山林的幽深静谧,用动态声响烘托静态环境,使“奇山”的清幽之境更显深邃,正如王籍“蝉噪林逾静”的写法,以声衬静,别有意趣。借景抒情:“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见奇山异水而触发联想,借登山望景之人“息心”“忘反”的感受,含蓄抒发对官场功名的鄙弃、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将情志融入山水描写,使景与情自然交融。骈散结合:全文以四字句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间杂散句(如“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既保留骈文对仗工整、声律和谐的形式美,又以散句打破严格骈偶的束缚,使句式灵动多变,如“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以散句写泛舟情态,自然流畅,体现对传统骈文的突破。夸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中“千丈”是夸张写法,极言江水之深,却能“见底”,通过夸大水深与实际可见的对比,凸显江水深邃而澄净的静态美;“急湍甚箭”以“甚箭”夸张形容急流速度,超越箭的迅疾,强化水流奔腾的动态之势。烘托:“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描写游鱼、细石能被清晰看见的细节,从侧面烘托出江水的清澈透明,无需直接写水之清,却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江水的明净,手法巧妙而含蓄。“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以“在昼犹昏”的昏暗和“有时见日”的光影变化,烘托出两岸树木的繁茂浓密,从光影角度侧面展现山林的幽深,强化了山景的幽静与生机。
3. 分段赏析
首段“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富春江全景之美。首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绘远景,放眼望去,风停雾散,晴空澄澈如洗,天山共呈青碧之色,景象清朗壮阔。这既描摹景色,又暗点畅游的时节。秋景迷人,作者泛舟江上,兴致盎然。次句由远及近、由景及人,写泛舟情态与畅游心境。“从流飘荡”既状小舟顺流而行的姿态,又抒随遇而安的情志。一路美景目不暇接,便“任意东西”尽赏眼福。第三句交代游踪,统观“自富阳至桐庐”百里山水后,作者由衷赞叹:沿江奇山异水,天下无双。第二段“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承上写“异水”。前两句绘富春江静态之美:江水青白相映,澄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鱼儿嬉戏、石子历历可见,足见江水明净。第三句转写动态,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两个比喻,状江流比箭更疾,激浪如骏马奔腾,动人心魄,气势非凡。全段仅三句二十四字,或正面描绘,或侧面烘托,或设喻取譬,尽显江水变幻之姿。第三段“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以简笔勾勒险峻山势与奇异风物,视野由低至高、由点及面。“负势竞上”视线自下而上,“互相轩邈”望向远方群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局部延至整体。“竞上”“互相”“争高”赋予山峦动态生机,既绘层峦叠嶂之奇,又显荡涤心胸之趣。写山势后,目光转至细部,从音响与光影角度写泉、鸟、蝉、猿与树木:泉水泠泠、好鸟嘤嘤、蝉鸣猿啼,交织成曲山林交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正写枝叶、侧写光影,虚实相生,笔法灵动,尽显山林葱郁与生机。
4. 作品点评
作者把握此山此水特征,将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有机交融,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水图,使读者真切感受到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 《与朱元思书》诚为叔庠佳作。
元方回
#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作者对富阳至桐庐间的山水景色特征性的概括。这里的山水奇异超俗,饱含着由衷地赞赏之情。那负势竞上的寒树,那争高直指的气势,难道不是作者独立自由的一种个性,不是勇往直前的一种气势?与禽鸟共舞,与山水同乐,沉浸在这奇山异水之中,什么世间俗务,什么利禄功名,刹那间便会伴着美的体验灰飞烟灭。
不详陈平原
#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奇文,玄妙不可测。真可谓“云山苍苍,江水茫茫”。深深为文章和谐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高洁的志趣所感染。
不详何士光
# 清丽新巧,是骈文中佳作。
不详熊江平
下一篇:南北朝·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