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hǎi
jīng

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浏览量:2
mèng
xià
cǎo
zhǎng
rào
shù
shū
zhòng
niǎo
xīn
yǒu
tuō
ài
gēng
zhòng
shí
huán
shū
qióng
xiàng
shēn
zhé
huí
rén
chē
huān
yán
zhuó
chūn
jiǔ
zhāi
yuán
zhōng
shū
wēi
cóng
dōng
lái
hǎo
fēng
zhī
fàn
lǎn
zhōu
wáng
zhuàn
liú
guān
shān
hǎi
yǎng
zhōng
zhòu

译文

初夏时节,草木蓬勃生长,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鸟儿为有了依托的地方而高兴,我也喜爱我的茅庐。已经耕种完毕,也种下了庄稼,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挡住了那些车辙很深的大车,却常常让老友的车子调头回来。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和煦的微风也一同相伴。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如此快乐,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呢?

逐句剖析

"孟夏草木长":初夏时节,草木蓬勃生长,

# 孟夏:初夏,农历四月。

"绕屋树扶疏":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

# 扶疏:枝叶茂盛纷披的样子。《韩非子·扬权》:“为人君者,数披其木,毋使本枝扶疏。”

"众鸟欣有托":鸟儿为有了依托的地方而高兴,

# 众鸟欣有托:言众鸟因有树可依而欣喜。欣有托:高兴找到可以依托的地方。

"吾亦爱吾庐":我也喜爱我的茅庐。

"既耕亦已种":已经耕种完毕,也种下了庄稼,

"时还读我书":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

"穷巷隔深辙":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挡住了那些车辙很深的大车,

# 深辙:大车所轧之痕迹,此代指贵者所乘之车。,隔:隔绝。,穷巷:陋巷。

"颇回故人车":却常常让老友的车子调头回来。

# 颇回故人车:经常让熟人的车调头回去。

"欢言酌春酒":我欢快地饮酌春酒,

# 欢言:高兴的样子。一作:欢然。

"摘我园中蔬":采摘园中的蔬菜。

"微雨从东来":细雨从东方而来,

"好风与之俱":和煦的微风也一同相伴。

# 与之俱:和它一起吹来。

"泛览《周王传》":泛读着《周王传》,

# 《周王传》:指《穆天子传》,写有关周穆王的有关传说。,泛览:浏览。

"流观《山海》图":浏览着《山海经图》。

# 《山海》图:一作《山海图》。《山海经图》。古人疑《山海经》依图画而述之。,流观:浏览。

"俯仰终宇宙":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

# 俯仰终宇宙:顷刻间遍游宇宙。俯仰,俯仰之间,指时间短暂。终宇宙:遍及世界。

"不乐复何如":如此快乐,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读山海经(其一)》是一首五言古诗,描绘耕读之乐。此诗创作于陶渊明隐居田园时期,开篇写孟夏田园生机,继而叙耕种、读书、会友、饮酒之日常,结尾抒发读书带来的精神畅游之趣。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巧用起兴,节奏舒缓,将田园生活与阅读雅趣自然融合,诗人以真挚笔触,展现乡居生活的闲适自在,体现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352?~ 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悲愤慷慨之作。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诗歌《饮酒》《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为后世熟知。有《陶渊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存疑,此诗为其中第一首。逯钦立提出这组诗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或四年(408),此时陶渊明正值归园田居前期,农耕之余以琴书为乐。他在这段时间阅读《山海经》及《穆天子传》等神话、历史书籍,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邓小军则认为其当作于刘裕篡晋之后,孟二冬称组诗约成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时年五十八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田园诗。此诗描绘了耕读之乐,将田园生活与阅读雅趣自然融合,诗人以真挚笔触,体现了乡居生活的闲适自在,表达了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2. 写作手法

起兴:“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四句,以初夏时节草木繁茂、众鸟有托的景象起兴,描绘出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诗人将自己对庐舍的喜爱,与鸟儿找到栖息之所的欣喜相类比,借物起兴,自然地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与眷恋,体现出他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心境。双关:“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此句一语双关,既绘出环境的温润宜人,又暗含好友如细雨好风般滋润心田之意。互文:“雨自东来,佳风伴其至”诚为即景妙句,“微雨”“佳风”里的“佳”“微”二字互文,便是世人所称的和风细雨。风佳,雨亦佳,轻拂人面而无寒意,沾湿衣衫却无湿感,且皆能增添友人对饮的雅兴。

3. 分段赏析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诗人开篇以村居实景勾勒出一幅静谧和谐且生机盎然的画面:屋前屋后大树枝叶繁茂,层层叠叠如绿幕般将茅屋遮掩,满地绿草肆意生长,树绿与草绿交融,尽显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绿影婆娑间,鸟巢与茅屋相映成趣,鸟儿们欢快地围绕巢穴飞旋啼鸣,茅屋在重重绿荫中若隐若现。诗人漫步绿草间,沉浸于绿意,悠然自得地体悟着生命的奥秘,这是万物共生、彼此慰藉的美好境界。“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四月农事基本结束,趁着农闲,诗人得以品读喜爱之书。“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衣食乃生存根本,诗人自食其力,无需为五斗米折腰,在精神自由的同时,能从书中汲取精神养分,生活充实惬意,这般生活自在逍遥、令人向往。“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身处偏僻小巷,少有权贵来访,偶有老友光临,共享清幽。“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依后文语境,前句言居陋巷与权贵少往来,后句“颇回”非指因路窄回车,而是老友设法来访之意。老友不辞辛劳而来,诗人欣喜,以自酿酒、自种菜热情款待,既显对友人的情谊,更流露从士大夫转为农夫后的欣然自得。诗人弃官归田,顺从天性,这一选择突破世俗观念,自耕自足、衣食无忧,以劳动成果待客,既自豪又真诚。“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此句一语双关,既绘出环境的温润宜人,又暗含好友如细雨好风般滋润心田之意。“泛览周王书,流观山海图”,“泛览”“流观”尽显随性,仿佛在轻松愉悦中赏景取乐。诗人与友人在微风细雨中把酒言欢、谈古论今,由此生发对品读《山海经》《穆天子传》的感慨。诗人向友人欣然诉说,自己不仅在田园生活中寻得乐趣,更在典籍传说里领略世间奇景,人生境界于现实与历史时空中不断升华,这般收获,令人无比欣喜。

4. 作品点评

虽含精义妙理,此诗于笔法上却纯任自然为宗。其造语温雅和婉,间或运用比兴之法,厚积而薄发,情深而语浅,于节奏处舒缓得宜,文气与情致交融至妙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篇(其一)是渊明偶有所得,自然流出,所谓不见斧凿痕也。大约诗之妙以自然为造极。陶诗率近自然,而此首更令人不可思议,神妙极矣。

清温汝能《陶集汇评》

# 日者,君象也。天子当阳,群阴自息,亦由时有忠臣硕辅浴日之功耳。此诗殆借日以思盛世之君臣,而怨晋室之遂亡于宋也,岂非以君弱臣强而然耶?

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四

# 渊明《读山海经》,言在八荒之表而情甚亲切,尤诗之深致也。

清刘熙载《艺概》卷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繁钦《定情诗》

下一篇:魏晋·邯郸淳《截竿入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