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xián
·
·
bìng

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浏览量:1
xián
ài
chóng
jiǔ
zhī
míng
qiū
yíng
yuán
ér
chí
láo
yóu
kōng
jiǔ
huā
huái
怀
yán
shì
duǎn
cháng
duō
rén
jiǔ
shēng
yuè
chén
zhì
ài
míng
xuān
fēng
chè
tiān
xiàng
míng
wǎng
yàn
yǐng
lái
yàn
yǒu
shēng
jiǔ
néng
bǎi
jiě
zhì
tuí
líng
péng
shì
kōng
shì
shí
yùn
qīng
chén
jué
chǐ
léi
hán
huā
róng
liǎn
jīn
xián
yáo
miǎn
yān
shēn
qíng
chí
duō
yān
liú
chéng

译文

我在家闲居,喜爱“重九”这个名称。秋菊满园,但无酒可饮,徒然地欣赏秋菊,写下此诗,寄托我的情怀。人生短促,忧思往往很多,世人无不好长生。日月依着季节来到,民间都喜欢重阳这好听的节名。露水出现了,暖风已经停息,空气澄澈,日月星辰分外光明。飞去的燕子已不见踪影,飞来的大雁萦绕着余音。只有酒能驱除种种忧虑,只有菊才懂得益寿延龄。茅草屋里的清贫士,徒然看着时运的变更!酒杯积灰,酒樽也感到羞耻,寒菊空自开放,也让人难以为情。整整衣襟,独自个悠然歌咏,深思遐想勾起了一片深情。盘桓休憩本有很多欢乐,隐居乡里难道就无一事成?

逐句剖析

"余闲居":我在家闲居,

"爱重九之名":喜爱“重九”这个名称。

# 爱重九之名:农历九月九日为重九;古人认为九属阳之数,故重九又称重阳。九和久谐音,有活得长久之意,所以说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秋菊满园,

"而持醪靡由":但无酒可饮,

# 靡由:靡由,即无来由,指无从饮酒。靡:无。,醪:汁滓混合的酒,即浊酒,今称甜酒或醪糟。

"空服九华":徒然地欣赏秋菊,

# 九华:重九之花,即菊花。华,同花。,服:用,这里转为欣赏之意。

"寄怀于言":写下此诗,寄托我的情怀。

"世短意常多":人生短促,忧思往往很多,

# 世短意常多:人生短促,忧思往往很多。这句本《古诗十九首》其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之意。

"斯人乐久生":世人无不好长生。

# 乐久生:喜爱活得长久。,斯人:指人人。

"日月依辰至":日月依着季节来到,

# 依辰至:依照季节到来。辰:指日、月的衷会点。《左传·昭公七年》:“日月之会是谓辰。”

"举俗爱其名":民间都喜欢重阳这好听的节名。

# 举俗爱其名:整个社会风俗都喜爱“重九”的名称。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露凄暄风息":露水出现了,暖风已经停息,

# 暄风:暖风,指夏季的风。,露凄:秋霜凄凉。

"气澈天象明":空气澄澈,日月星辰分外光明。

# 天象明:天空明朗。,气澈:空气清澈。

"往燕无遗影":飞去的燕子已不见踪影,

# 往燕无遗影:南去的燕子已无踪影。往:一作去。

"来雁有余声":飞来的大雁萦绕着余音。

# 来雁有余声:从北方飞来的大雁鸣声不绝。

"酒能祛百虑":只有酒能驱除种种忧虑,

# 祛:除去。,能:一作常。

"菊解制颓龄":只有菊才懂得益寿延龄。

# 颓龄:衰暮之年。,制:止,约束,节制。

"如何蓬庐士":茅草屋里的清贫士,

# 蓬庐士:居住在茅草房子中的人,即贫士,作者自指。

"空视时运倾":徒然看着时运的变更!

# 空视时运倾:指易代之事。空视:意谓白白地看着。时运:时节,这里指重九节。倾:斜,引申为转迁的意思。

"尘爵耻虚罍":酒杯积灰,酒樽也感到羞耻,

# 尘爵耻虚罍:酒杯的生尘是空酒壶的耻辱。爵:饮酒器,指酒杯。因无酒而生灰尘,故曰“尘爵”。罍:古代器名,用以盛酒或水,这里指大酒壶。此句意本《诗经·小雅·蓼莪》:“瓶之罄矣,惟罍之耻。”

"寒华徒自荣":寒菊空自开放,也让人难以为情。

# 荣:开花。,徒:徒然,白白地。,寒华:指秋菊。

"敛襟独闲谣":整整衣襟,独自个悠然歌咏,

# 谣: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毛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这里指作诗。,敛襟:整一整衣襟,指正坐。

"缅焉起深情":深思遐想勾起了一片深情。

# 缅:遥远的样子,形容后面的“深情”。

"栖迟固多娱":盘桓休憩本有很多欢乐,

# 娱:一作虞。,栖迟:隐居而游息的意思。栖,宿;迟,缓。

"淹留岂无成":隐居乡里难道就无一事成?

# 淹留岂无成:反用《楚辞·九辨》“蹇淹留而无成”,意谓长期隐退,难道就一事无成!淹留:久留,指长期隐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九日闲居·并序》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为重阳节闲居抒怀。诗中写重阳节当日秋菊满园却无酒可饮,借露寒风息、燕去雁来等秋景,刻画空对时运、寒菊徒荣的清苦处境。开篇以议论点题,感慨人生短暂、世人企慕长生;继而融写景抒情,叹有菊无酒、时光虚掷;结句“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于悲叹中翻出新意,含蓄深婉。全诗理、景、情交融,语言凝练新巧又自然流走,如“世短意常多”等句遒劲新巧、词简意丰。既抒家贫无酒的惆怅、对人生世运的感慨,也显身处困窘而坚守本性的情怀,结语更引发后世对其隐寓情志的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352?~ 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悲愤慷慨之作。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诗歌《饮酒》《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为后世熟知。有《陶渊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曾于某年重阳节闲居家中。其时,宅边菊花正开,然因家境贫寒,无酒可饮,他遂于菊花丛中静坐良久,怅然久之。恰在此时,江州刺史王宏遣人送酒而至。陶渊明见酒,并无推辞,即开怀痛饮,尽醉方休,醉后径自归家,全不拘泥于世俗礼仪,尽显其不受拘束、率性自然的天性。​从该诗小序所述情形来看,与《宋书》中记载之事大致相同。考王宏担任江州刺史一职,始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由此推断,此诗当作于晋恭帝元熙元年(419)或之后,此时陶渊明已年过五十五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题材为重阳节闲居抒怀。诗中描写了诗人在重阳节当日秋菊满园却无酒可饮的境况,结合露寒风息、燕去雁来的秋景变化,刻画了自己空对时运流逝、蓬庐寒菊徒自荣的清苦处境。全诗通过写景、抒情、说理相结合的方式,既抒发了因家贫无酒赏菊的惆怅感伤,以及对人生短暂、世运变迁的深沉感慨,也含蓄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窘却坚守本性、缅想寄怀的情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以清朗秋景反衬诗人贫寒困境。明净的自然意象与“尘爵耻虚罍”的窘迫形成强烈对照,暗含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宇宙观与个体渺小的反差。拟人:“尘爵耻虚罍”以蒙尘酒器拟人化自喻,暗含“君子固穷”的士人风骨,与“寒华徒自荣”的孤菊形成精神同构,物象与心象浑然一体。

3. 分段赏析

重阳节自古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传说此风可延年益寿。这一年重九,陶渊明宅边虽有缤纷秋菊竞放,却因家贫无钱沽酒,只能空对“九华”(即菊花)服食。菊本为高洁气节之象征,其开于众芳凋残之秋,故屈原早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唱。诗人对菊无酒的窘境,正为全诗埋下感怀之伏笔。“世短意常多”四句以议论发端,既点题重九之名,又挈领人生感慨之旨。诗人慨叹人生如白驹过隙,正因其短暂,世人遂多烦忧顾虑,企慕长生。当重阳佳节随节气而至,众人爱其“九”与“久”谐音,恰折射出对永恒生命的渴求。此句“世短意常多”炼意精深,宋代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二评其为古诗“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凝练表达,足见陶公驾驭语言之功力。“露凄暄风息”至“寒华徒自荣”十句融写景、抒情于一体,极写有菊无酒之憾。露气清凄,暖风生息,秋空澄澈,雁去燕无,好一幅明净秋光图。诗人笔锋陡转:世人皆谓酒能祛虑、菊可延年,为何我这蓬门隐士,只能空对良辰?尘覆酒爵,菊自荣枯,自然之绚烂与人生之潦倒形成尖锐对照,愈见时光虚掷之悲。“敛襟独闲谣”转向诗人自我形象的刻画:整衣闲吟之际,思绪邈远,深情难遣。“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收束全诗,于人生短暂的悲叹中翻出新意——隐居虽有山林之乐,然滞留尘世岂真一无所成?此句“一意两层收束”(延君寿《老生常谈》),结语含蓄深婉,引发后世解读之争。或谓其暗寓晋宋易代之际,诗人对故朝的眷恋及济世之志的未酬,那份隐而未发的“深情”,恰如羚羊挂角,令人回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诗人将人生哲思融于节令物候的细腻描摹,又以素朴笔墨倾诉胸臆,通篇无割裂之感,恰似秋光中的云气舒卷,自然流转而妙合无垠。诗中多有凝练新异之笔,足见陶渊明“化工”般的炼句功夫。如“世短意常多”五字,以极简之语道破人生困局——韶光易逝而忧思无穷,此句实为古诗“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灵魂淬炼,经陶公点化,更具哲学锐度。“日月依辰至”看似平叙时序,却暗藏对生命节律的深沉观照,字里行间涌动着时光不可逆转的苍凉意绪。至若“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一联,以工整对仗托出世人对酒菊的寄望,既扣合重九俗尚,又以浅语藏深理,于平易中见警策。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九日闲居》一首,上面平平叙下,至末幅“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忽作一折笔以顿挫之,以下二句“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以一意作两层收束,开后人无数法门。

清延君寿《老生常谈》

# 起首一句:名言;凡人百思千虑,不能得。古诗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而渊明以五字尽之,曰:“世短意常多。”东坡曰:“意长日月促”,则倒转陶句耳。

近现代龚望《陶渊明集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陆云《芙蓉诗》

下一篇:魏晋·张华《鹪鹩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