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寄穷巷":茅屋盖在僻巷边,
# 穷巷:偏僻的村巷。,寄:寄托,依附。,草庐:即作者归田后营建的“草屋八九间”。
"甘以辞华轩":我甘愿舍弃华美的轩车。
# 华轩:指达官富贵乘坐的漂亮的车子,这里代指仕宦生活。轩,古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辞:拒绝,告别。,甘:自愿。
"正夏长风急":当夏长风骤然起,
# 长风:大风。
"林室顿烧燔":树林中的屋舍顿时被大火焚烧。
# 燔:烧、炙。,顿:顿时,立刻。,林室:林木和住宅。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
"一宅无遗宇":房屋焚尽无住处,
# 宇:屋檐,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
"舫舟荫门前":只好把舫舟翻过来遮盖在门前。
# 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舫:船。
"迢迢新秋夕":七月将半的秋夜如此漫长,
# 新秋夕:初秋的傍晚。,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
"亭亭月将圆":高高明月又将圆。
# 亭亭:高远貌。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果菜始复生":果菜开始重新长,
# 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
"惊鸟尚未还":惊飞之鸟尚未还。
# 惊鸟:被火惊飞的鸟。
"中宵伫遥念":夜半久立独沉思,
# 遥念:追想很远的往事。念,常思。,伫:长时间地站立。,中宵:半夜。
"一盼周九天":目光顾盼间仿佛遍及整个苍穹。
# 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周:遍,遍及。,盼:顾盼,凝视及环视。,一:句首助词,无义。
"总发抱孤介":我自幼就秉持正直孤高的品格,
# 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奄出四十年":转眼已逾四十年。
# 出:超出。,奄:忽,很快地。
"形迹凭化往":形体与行迹任随时光流逝而变化,
# 往:指变化。,化:造化,自然。,凭:任凭。,形迹:身体,指生命。
"灵府长独闲":内心恬淡长安闲。
# 灵府:指心。《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
"贞刚自有质":我坚贞刚强的品质自有其本质,
# 贞刚自有质:“贞刚”两句:我的品质坚贞刚直,比玉石都更坚贞。刚:坚贞刚直。自:本来。质:品质、品性。
"玉石乃非坚":相比之下,玉石都算不上坚硬。
# 乃:却。
"仰想东户时":遥想东户季子世,
# 东户:指传说中上古太平时代的帝王东户季子。《淮南子·缨称训》:“昔东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余粮宿诸田首。”,仰想:遥想。
"余粮宿中田":余粮存放在田间。
# 中田:即田中。,宿:存放。
"鼓腹无所思":饱食终日无忧虑,
# 无所思:无忧无虑。,鼓腹:饱食。《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而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一说击腹成节拍而歌。
"朝起暮归眠":日出而作日入眠。
"既已不遇兹":既然如今已无法遇到那样的时代,
"且遂灌我园":那我就暂且去浇灌自己的园子吧。
# 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这里指隐居躬耕。,遂:就。
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352?~ 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悲愤慷慨之作。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诗歌《饮酒》《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为后世熟知。有《陶渊明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纪实抒怀诗。描绘了诗人遇火前后真实自然的生活情景与复杂心情,既展现火灾带来的沉重打击及情绪反应,又体现出合乎现实的情感表达。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借秋夜漫长、圆月高悬之景,抒发火灾后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与愁思。“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以果菜重生、惊鸟未归之景,寄托生计有望与创伤难愈的复杂情感。
3. 分段赏析
第一段(从“草庐寄穷巷”到“舫舟荫门前”):此诗开头“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两句,描绘了诗人这几年的平静生活。居于陋巷而断绝功名之念,这样的意思在诗人归田后的诸多诗作中多次表述。这里用一个“甘”字,可见他这种态度是自觉自愿的,也能看出他心情的平静自然。然而,“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天气炎热,风力迅猛,成片的房屋瞬间被烧毁。这一“顿”字,体现出打击的沉重。“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他的住宅没留下一间屋子,只好把船翻盖在门前,用来遮蔽风雨。“舫舟荫门前”一般被解释为寄居在船上,似乎并不准确。“荫”有覆盖的意思,在陆地上用船当作棚子,如今还常常能见到。以上可算作第一段,描写遭遇火灾的情况。第二段(从“迢迢新秋夕”到“一盼周九天”):“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说“新秋”,说“月将圆”,可见是七月将近中旬的时节,距离遇火已将近一个月了。“迢迢”给人秋夜漫长的感觉,“亭亭”是作者凝视秋月时的印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节令的变化,又传递出作者难以入眠的心情。这是火灾给其心理带来的刺激。“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遭火熏烤的周围园圃里的果菜又活了过来,但受惊的鸟雀还没有飞回。从“果菜始复生”能看出他的生计还有希望,而后者则表明火灾造成的创伤很深。在这样的秋夜里,他的心情很不平静:“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半夜里他伫立着远望沉思,目光所及仿佛遍及天地之间。以上是第二段,描写遇火后心情的不平静。第三段(从“总发抱孤介”到“且遂灌我园”):写的是“中宵伫遥念”的内容。作者先自述平生的品行:“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他说:我从小就有着正直耿介的性格,转眼就过了四十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身体行迹随着自然变化而推移,内心却长久保持着安宁闲适,没有染上世俗的杂念。“孤介”“独闲”,都表明他与世俗不同。“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这六句是对自己平生的回顾审视,在自我安慰的语气中又显露出自信。他是在遭遇灾变时做这样的回想,这也表明他还会坚持这样做,不会因眼下的困难而动摇。接着他又想起一种理想的生活:“仰想东户时,馀粮宿中田。”据说东户季子时代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剩余的粮食存放在田中也没人偷盗。“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这是说,那时的人们生活无忧无虑,人人都安居乐业。这些“仰想”,体现了作者的向往之情,他当时处于那样的艰难处境中产生这样的联想,实在是很自然的。但这终究是空想。“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这体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态度。想起“东户时”,他的情绪不免又有波动,但他又马上回到眼前的现实,心情重归平静。后两句似乎还含有这样的意思:丰衣足食不能凭空想象,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这就和两年后所写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所表达的思想相契合了。
# “果菜”二句,写出灾后之状,甚妙。达人遇灾,未足以吊,亦未足以贺,读此觉柳子厚之多事。
现代龚望《陶渊明集评议》
上一篇:魏晋·曹植《孟冬篇》
下一篇:魏晋·陶渊明《与殷晋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