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室重招寻":在空寂的屋室中重新寻觅,
"忘言契断金":无需言语便能契合如断金般坚固。
"英浮汉家酒":英才浮动在汉家的美酒中,
"雪俪楚王琴":雪花般洁白的兰花装饰着楚王的琴。
"广殿轻香发":宽广的宫殿轻轻飘发出香气,
"高台远吹吟":高高的楼台远处传来吹奏吟唱声。
"河汾应擢秀":黄河汾水一带应有优秀人才涌现,
"谁肯访山阴":谁会愿意去探访山阴呢。
唐武后及唐中宗时期的文学领袖之一
李峤(645?~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举进士,曾三次拜相,也曾数次贬官,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官至中书令。李峤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他的诗作以五言诗成就最高,作诗讲求声律,多咏物之作,《汾阴行》感慨遥深,玄宗许为“真才子”之作。其诗多应制、咏物之作,词采典丽,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明人辑其诗为《李峤集》3卷。
1. 分段赏析
首联:“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诗人描绘了在虚静的室内,重新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情景。这里的“忘言契断金”引用了《易经》中的典故,意指心意相合的言语,如同同心协力的力量强大,可以断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和对深厚友谊的珍视。颔联:“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诗人用“英浮汉家酒”和“雪俪楚王琴”来描绘与友人相聚时的雅致场景。这里通过美酒和名琴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高雅的情趣和深厚的情谊。颈联:“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诗人描绘了在广阔的殿堂中,轻香四溢,高台上远处传来悠扬的吟唱声。这句诗通过香和乐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尾联:“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诗人以“河汾应擢秀”表达了对人才涌现的期待,而“谁肯访山阴”则流露出一种对知音难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