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从羁役":羁旅行役赴远道,
# 羁役:羁旅行役,指出仕在外。
"一心处两端":身行在外心飞还。
# 一心处两端:身在仕途心在家中。
"掩泪汎东逝":掩泪乘船向东去,
# 汎东逝:乘船向东行驶。汎:一作泛,船行水上。
"顺流追时迁":顺流而下赶时间。
# 追时迁:追逐时光的流逝,指船行很快。
"日没星与昂":日落空中星宿现,
# 星与昂:二十八宿之二宿,星宿与昴宿。这里泛指星空。,日没:太阳落山。
"势翳西山巅":星宿忽隐西山巅。
# 翳:遮蔽,这里是隐没的意思。以星座的移动暗示船行之速。,势:指星座。
"萧条隔天涯":荒凉寂寞家万里,
"惆怅念常餐":惆怅思家平日餐。
# 常餐:指平时家居的饮食。
"慷慨思南归":激荡情怀欲南归,
# 慷慨:意气激昂。
"路遐无由缘":路途遥远难实现。
# 无由缘:没有理由。谓公务在身。,遐:远。
"关梁难亏替":桥梁关卡阻路途,
# 亏替:废止,废除,指难以逾越。,关梁:关卡和桥梁。
"绝音寄斯篇":言信断绝寄此篇。
# 斯篇:这首诗。,寄:寄托情怀。,绝音:指与家人音信不通。
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352?~ 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悲愤慷慨之作。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诗歌《饮酒》《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为后世熟知。有《陶渊明集》。
1. 分段赏析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两句道出诗人长久羁旅之苦与内心矛盾。“遥遥”叠词强化路途遥远与时光漫长之感,“一心处两端”直白点明其既困于仕宦职责、又心系故园的撕扯状态,为全诗奠定矛盾怅惘基调。“掩泪汎东逝,顺流追时迁”以具象画面传情。“掩泪”动作凸显悲戚,“汎东逝”既指顺江漂流的行旅,亦暗喻时光如逝水难追;“顺流”呼应漂泊之态,“追时迁”则道出随波逐流、被动裹挟于岁月变迁的无奈。“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巅”描绘暮色苍茫之景。“日没”写日落西山,“星与昴”点明特定星象,“势翳”状西山遮蔽落日之势,借天地晦暝的自然现象,渲染天涯孤旅的幽寂与压抑氛围。“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由景及情,直抒孤寂。“萧条”总括周遭环境荒寂,“隔天涯”极言漂泊之远;“惆怅”点破心绪,“念常餐”以日常饮食的挂怀,从细微处见思乡之深,质朴中见真情。“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迸发出强烈归乡之愿。“慷慨”状思归之情的激昂,“南归”指向故园方向,“路遐”直言归途遥远,“无由缘”三字道尽虽心驰神往却无路可通的绝望。“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收束全诗于无奈。“关梁”表露路途阻碍,“难亏替”强调其坚固难越;“绝音”表明音讯断绝,唯以诗篇寄托情思,将归乡无门、音书不达的怅恨凝固于文字,余韵悠长。
上一篇:魏晋·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
下一篇:魏晋·曹丕《月重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