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gǎn
qiū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jié
xíng
yáo
luò
nián
yán
zuò
biàn
shuāi
shù
chū
huáng
rén
bái
tóu
shí
xiāng
guó
chéng
chéng
yuǎn
qīn
péng
chù
chù
wéi
cán
bìng
lǎo
xiāng

译文

节令物象逐渐凋零飘落,人的容颜陡然变得衰老。树木刚开始飘黄叶的时节,人正趋近白发丛生之时。故乡家国一程程愈发遥远,亲戚朋友在各处一一辞别。只剩疾病与衰老相伴,一步也不曾分离。

逐句剖析

"节物行摇落":节令物象逐渐凋零飘落,

# 节物:季节物象。

"年颜坐变衰":人的容颜陡然变得衰老。

"树初黄叶日":树木刚开始飘黄叶的时节,

"人欲白头时":人正趋近白发丛生之时。

"乡国程程远":故乡家国一程程愈发遥远,

"亲朋处处辞":亲戚朋友在各处一一辞别。

"唯残病与老":只剩疾病与衰老相伴,

# 残:一作怜。

"一步不相离":一步也不曾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途中感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律诗。诗中围绕旅途秋景展开,借节物摇落、年颜变衰之景,抒发羁旅漂泊的深沉感慨,更以树初黄叶喻人欲白头。首联借自然景物凋零,暗喻人的衰老状态,抒发时光飞逝、青春难驻的叹惋;颔联从更深层次强化岁月匆匆消逝的主题;颈联抒发对远方故土以及离散亲友的思念之情;尾联直言当下唯有病与老相伴,凸显人生无奈与悲哀,传递出诗人对生命终局的深切感悟。全诗勾勒秋日万物凄零之景,侧面映照出人体衰年老的现实。全诗诗意真切、感情沉挚,以质朴语言传递复杂心绪,是白居易感怀类诗作中作品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诗作成于元和十年,也就是公元815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感怀诗。借旅途中秋景摇落、树飘黄叶之景象,写出行役途中年颜渐衰的怅惘,以及远离乡国、亲朋离散的孤苦,更以病老相伴凸显人生寂寥,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羁旅漂泊的深沉感怀。

2. 写作手法

对比:“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树木刚开始飘下黄叶的秋日,对应着人快要白头的暮年时光。以树之黄叶初现的秋景,映照人将白头的衰老状态,景与情相互交融,强化时光易逝、人渐苍老的悲叹。

3. 分段赏析

首联“节物渐摇落,年光坐变衰”以“摇落”(凋零)与“变衰”道破秋景与人生衰老的双重主旨。颔联“树始黄叶日,人临白头时”借黄叶新绽与白发初现的对照,加深时光飞逝的怅惘感。颈联“乡国程程远,亲友处处辞”叠用“程程”“处处”,突显漂泊征途之迢递与亲友离别之频仍。尾联“唯余病与老,同行不同归”以病老相依却归宿迥异作结,深化孤寂怆然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下一篇:唐·窦常《花发上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