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出扶桑路":朝阳从扶桑神树的方向升起,
"遥升若木枝":又攀上若木的高枝向天穹攀升。
"云间五色满":又攀上若木的高枝向天穹攀升。
"霞际九光披":天边的霞光披散着九重辉彩。
"东陆苍龙驾":东方的苍龙驾着日车巡行天宇,
"南郊赤羽驰":南郊的朱雀如赤色羽箭飞驰相随。
"倾心比葵藿":我愿如葵花向阳般倾尽忠心,
"朝夕奉光曦":日夜追随这光明照耀。
# 光:一作尧。
唐武后及唐中宗时期的文学领袖之一
李峤(645?~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举进士,曾三次拜相,也曾数次贬官,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官至中书令。李峤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他的诗作以五言诗成就最高,作诗讲求声律,多咏物之作,《汾阴行》感慨遥深,玄宗许为“真才子”之作。其诗多应制、咏物之作,词采典丽,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明人辑其诗为《李峤集》3卷。
1. 分段赏析
首联:“旦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诗人描绘了太阳从东方的扶桑路升起,远远地挂在若木的枝头。这里运用了神话中的扶桑和若木来象征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神秘的氛围。颔联:“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诗人形容太阳升起时,云彩间充满了五彩斑斓的颜色,霞光中九重光芒披散开来。通过“五色”和“九光”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日出时的绚丽多彩。颈联:“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太阳升起后的景象,东方的苍龙驾临,南方的赤羽疾驰。这里通过“苍龙驾”和“赤羽驰”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威严和速度。尾联:“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诗人以葵藿自比,表达了对太阳的忠诚和敬仰,朝夕侍奉着温暖的阳光。这一句不仅赞美了太阳,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下一篇:唐·骆宾王《晚渡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