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hǎi
jīng
shí
sān
shǒu

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浏览量:2
dān
shēng
nǎi
zài
shān
yáng
huáng
huā
zhū
shí
shí
zhī
shòu
寿
mìng
cháng
bái
níng
jǐn
guāng
jūn
bǎo
jiàn
zhòng
xuān
huáng

译文

丹木生长在何方?就在峚山南坡上。黄色鲜花红果实,食之可以寿命长。白玉凝成白玉膏,瑾瑜发出奇异光。岂止君子视为宝,轩辕黄帝早赞扬。

逐句剖析

"丹木生何许":丹木生长在何方?

# 丹木:《山海经·西山经》:“峚(mì)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乃在峚山阳":就在峚山南坡上。

# 山阳:山的南面。,峚:逮本作“密”,今从李本、焦本改。

"黄花复朱实":黄色鲜花红果实,

# 朱实:红色的果实。

"食之寿命长":食之可以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白玉凝成白玉膏,

"瑾瑜发奇光":瑾瑜发出奇异光。

# 瑾瑜:皆美玉。

"岂伊君子宝":岂止君子视为宝,

# 君子宝:即《山海经·西山经》中所说“君子服之,以御不祥”之意。,伊:彼。

"见重我轩黄":轩辕黄帝早赞扬。

# 轩黄:黄帝轩辕氏。《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见重:被重视,被看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四)》是东晋陶渊明所作的五言古诗。诗中围绕丹木展开,描绘其生长于峚山之南,开黄花、结红果,食之可延年益寿,还提及山中白玉如膏,美玉闪耀奇光。通过对神奇物产的描写,展现出《山海经》世界的奇幻,表达诗人对神秘事物的向往与对长生的企慕。运用白描勾勒丹木及玉石的特征;以夸张渲染丹木、玉石的神奇功效与光彩。全诗风格古朴自然,意境奇幻缥缈。在文学史上,此诗体现了陶渊明诗歌题材的丰富性,对后世文人探索奇幻题材有一定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352?~ 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悲愤慷慨之作。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诗歌《饮酒》《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为后世熟知。有《陶渊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四)》由东晋陶渊明创作。当时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时期,耕种之余以读书自娱。他阅读《山海经》及一些神话、历史书籍,有感而发创作了这组诗。关于具体创作时间学界有争议,逯钦立认为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或四年(408),邓小军认为当作于刘裕篡晋之后,孟二冬则认为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通过诗歌抒发对书中奇幻世界的遐想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绘了丹木生长在峚山南面,黄花红果的外观,以及食之可延长寿命的神奇特性,还描写了白玉如膏、瑾瑜美玉发出奇光的景象,借对这些神奇物产的描写,展现出奇幻的神话世界,表达诗人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和对长生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开篇以设问起笔,询问丹木生长之地,接着点明在峚山之南,自然流畅。随后描写丹木的花与果实,黄色的花、红色的果实,色彩鲜明,且指出食之能延长寿命,一下子将丹木的神奇展现出来,引发读者好奇。“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此句转而描写山中的白玉与瑾瑜美玉。白玉如膏般凝聚,瑾瑜散发奇异光芒,从质地与光彩两方面着笔,进一步渲染出此地物产的神秘与珍贵,使诗歌的奇幻氛围更加浓厚。“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最后两句,诗人感慨这些神奇的物产不只是君子视为珍宝,连轩辕黄帝也极为看重。从对物产的描写上升到文化层面,暗示这些神奇事物在古老传说中的重要地位,深化诗歌主题。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作以诡谲奇绝之笔,构建出超凡脱俗的想象空间。诗人借由对丹木细致入微的刻画与盛赞,将其幽秘莫测、稀世珍贵、出尘拔俗的特质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暗藏着对长生不老的无限憧憬与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日者,君象也。天子当阳,群阴自息,亦由时有忠臣硕辅浴日之功耳。此诗殆借日以思盛世之君臣,而怨晋室之遂亡于宋也,岂非以君弱臣强而然耶?

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

# 渊明《读山海经》,言在八荒之表而情甚亲切,尤诗之深致也。

清刘熙载《艺概》卷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王粲《行辞新福歌》

下一篇:魏晋·卢谌《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