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丧向千载":儒道衰微近千载,
# 向:将近。,道丧:道德沦丧。道指做人的道理。
"人人惜其情":人人自私吝其情。
# 惜其情:吝惜陶渊明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
"有酒不肯饮":有酒居然不肯饮,
"但顾世间名":只顾世俗虚浮名。
# 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
"所以贵我身":所以重视自身,
# 所以贵我身:所以重视自身,难道不是在一生之内?言外之意是,自苦其身而追求身后的空名又有何用!
"岂不在一生":难道不是为此生。
"一生复能几":一生又能有多久,
# 复能几:又能有多久。几,几何,几多时。
"倏如流电惊":快似闪电令心惊。
# 倏:迅速,极快。
"鼎鼎百年内":忙碌一生为名利,
# 鼎鼎:扰扰攘攘的样子,形容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态。
"持此欲何成":如此怎能有所成!
# 此:指“世间名”。
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352?~ 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悲愤慷慨之作。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诗歌《饮酒》《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为后世熟知。有《陶渊明集》。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感慨。“道丧向千载”表明儒道等传统道德观念已经衰微近千年,世道逐渐偏离了正道。“人人惜其情”则指出当下人们变得自私,吝惜自己的感情,只关注个人的私欲。“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进一步说明,人们为了追求世俗的虚名,即使有酒也不肯尽情享用,将名利置于生活的乐趣之上,生动地描绘出当时人们追逐名利的社会风气。中间四句,诗人在此处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他认为人们之所以珍惜自己的身体,不就是因为一生短暂,要好好度过吗?“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直接点明人生短促,就像闪电一样迅速,令人惊心。这两句话以反问和比喻的方式,强调了生命的宝贵和短暂,引发人们对如何度过一生的思考,不应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追求虚浮的名利上。最后两句,“鼎鼎”形容忙碌、纷扰的样子,“鼎鼎百年内”描绘出人们在短暂的一生当中,却为了名利而忙碌奔波的状态。“持此欲何成”则是诗人对这种行为的质疑,反问人们如此汲汲营营于世间虚名,最终能成就什么呢?表达出诗人对追求名利这种行为的否定,认为这样做是浪费生命,无法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从而呼吁人们珍惜生命,追求生命中真正有意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