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ō
zhǔ
簿

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浏览量:2
ǎi
ǎi
táng
qián
lín
zhōng
xià
zhù
qīng
yīn
kǎi
fēng
yīn
shí
lái
huí
biāo
kāi
jīn
jiāo
yóu
xián
nòng
shū
qín
yuán
shū
yǒu
jiù
yóu
chǔ
jīn
yíng
liáng
yǒu
guò
fēi
suǒ
qīn
chōng
shú
zuò
měi
jiǔ
jiǔ
shú
zhēn
ruò
xué
wèi
chéng
yīn
shì
zhēn
liáo
yòng
wàng
huá
zān
yáo
yáo
wàng
bái
yún
huái
怀
shēn

译文

堂前林木郁葱葱,仲夏积蓄清凉荫。季候南风阵阵来,旋风吹开我衣襟。离开官场操闲业,终日读书与弹琴。园中蔬菜用不尽,往年陈谷存至今。经营生活总有限,超过需求非所钦。我自春秫酿美酒,酒熟自斟还自饮。幼子玩耍在身边,咿哑学语未正音。生活淳真又欢乐,功名富贵似浮云。遥望白云去悠悠,深深怀念古圣人。

逐句剖析

"蔼蔼堂前林":堂前林木郁葱葱,

# 蔼蔼:茂盛的样子。

"中夏贮清阴":仲夏积蓄清凉荫。

# 贮:储存,积蓄,这里用以形容树荫的茂密浓厚。,中夏:夏季之中。

"凯风因时来":季候南风阵阵来,

# 因时:按照季节。,凯风:指南风。《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

"回飙开我襟":旋风吹开我衣襟。

# 回飙:回旋的风。

"息交游闲业":离开官场操闲业,

# 闲业:指书琴等六艺,与仕途“正业”相对而言。,游:优游。,息交:停止官场中的交往。

"卧起弄书琴":终日读书与弹琴。

# 卧起:指夜间和白天。

"园蔬有余滋":园中蔬菜用不尽,

# 滋:生长繁殖。,余:多余,过剩。

"旧谷犹储今":往年陈谷存至今。

# 犹储今:还储存至今。

"营己良有极":经营生活总有限,

# 极:极限。,良:很。,营己:经营自己的生活。

"过足非所钦":超过需求非所钦。

# 钦:羡慕。,过足:过多。

"舂秫作美酒":我自春秫酿美酒,

# 秫:即粘高粱。多用以酿酒。,舂:捣掉谷类的壳皮。

"酒熟吾自斟":酒熟自斟还自饮。

# 自斟:自饮。斟:往杯中倒酒。

"弱子戏我侧":幼子玩耍在身边,

# 戏:玩耍。,弱子:幼小的儿子。

"学语未成音":咿哑学语未正音。

# 学语未成音:刚学说后,吐字不清。

"此事真复乐":生活淳真又欢乐,

# 真:淳真,天真。

"聊用忘华簪":功名富贵似浮云。

# 华簪:华贵的发簪。这里比喻华冠,指做官。,聊:暂且。

"遥遥望白云":遥望白云去悠悠,

# 白云:代指古时圣人。《庄子·天地》:“夫圣人,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怀古一何深":深深怀念古圣人。

# 一何:多么。,怀古:即表示自己欲仿效古时圣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郭主簿(其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之一,作于仲夏时节。全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闲适生活:前院绿树成荫,夏风拂动衣襟,日常读书弹琴、照料菜园、自酿米酒,幼子绕膝嬉戏。诗中通过“园蔬馀滋”“酒熟自斟”等质朴生活细节,展现了自给自足的满足感,表达了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作品语言平实如话,将夏日清凉之景与悠然心境相融合,结尾“遥望白云”更显怀古幽思。此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诗歌恬淡自然的风格,对后世文人隐逸情怀的书写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陶渊明(352?~ 427),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悲愤慷慨之作。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诗歌《饮酒》《归田园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为后世熟知。有《陶渊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学界历来存在不同观点。其中,逯钦立在《陶渊明集》校注中,通过考证《命子》《责子》二诗的相关内容,将本诗推算于东晋义熙四年(408年),时陶渊明四十四岁。这一推论依据充分,较为可信。考陶渊明生平,自二十九岁因“亲老家贫”(《归去来辞序》)而初仕,其间屡次出仕又归隐。至义熙元年(405年)任彭泽令时,仅八十余日便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萧统《陶渊明传》)辞官,时年四十一岁。这十三年间,正值东晋政局动荡,战乱频仍,社会黑暗。作为没落士族出身的陶渊明,虽怀“猛志逸四海”(《杂诗》之二)的济世之志,终难逃“有志不获骋”的命运。归隐浔阳后,他开始了躬耕生活,《和郭主簿二首》正是其归田两年后的抒怀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田园诗,陶渊明通过描绘夏日林下纳凉、读书弹琴、自给自足、与幼子嬉戏等闲适生活,展现了其安贫乐道、恬淡自足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田园生活。“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写蔬果丰足、谷物满仓,不加修饰却生动展现自给自足的闲适;“弱子戏我侧”简笔勾勒稚子学语的天伦之乐。运用白描手法,令人感到淳真亲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强化了返璞归真的主题。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仲夏时节的清凉景致。“蔼蔼”二字叠用,描绘堂前林木繁茂之态,“凯风”应时而来,夏风本燥热,但“回飙”轻掀衣襟,暗含人与自然的默契。堂前林木形成天然屏障,适时而至的南风为诗人送来阵阵清爽。其中"贮"字尤为精妙,既将无形的自然感受具象化,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安详,堪称全篇点睛之笔。中间十二句由“息交游闲业”至“聊用忘华簪”转入叙事,生动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诗人断绝官场交游,睡醒后或展卷品读,或抚琴自娱,专注自己的“闲业”。园中蔬菜自然生长,旧年存粮仍可裹腹,“有余滋”“犹储今”六字带出知足常乐之态;春采林果酿酒,酒熟自斟自饮,“自”字点明远离世俗的独处之趣;幼子绕膝学语未成声,稚子“戏”侧更添天伦温情。这些朴实而真切的生活乐趣,自然消解了对世俗荣华的虚妄追求。末二句“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收束全篇:看似闲望天际白云,实则蕴含深意。白云自古飘浮,暗含追慕先贤淡泊之志,“深”字将眼前闲适与千古高洁勾连,为田园生活注入精神厚度。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无华。全诗不事雕琢,既无典故藻饰,亦无比兴铺陈,仅以疏淡自然的笔触精炼勾勒,却使形象生动鲜明,意境悠远恬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聊用”句与“息交”云云,谓拍合。一结,迸出题外,绝妙。沈云:“一结悠然不尽”,洵然。

近现代龚望《陶渊明集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佚名《董逃歌》

下一篇:魏晋·陆云《答兄平原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