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xiān
shī
·
·
jīng
huá
yóu
xiá

朝代:魏晋作者:郭璞浏览量:1
jīng
huá
yóu
xiá
shān
lín
yǐn
dùn
zhū
mén
róng
wèi
ruò
tuō
péng
lái
lín
yuán
qīng
líng
gāng
duō
dān
líng
qián
pán
ān
shì
dēng
yún
yuán
yǒu
ào
lái
shì
yǒu
jìn
bǎo
lóng
jiàn
tuì
退
wéi
chù
fān
gāo
dǎo
fēng
chén
wài
cháng
xiè

译文

京城是游侠出没之处,山林是隐士栖息之所。荣华富贵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还比不上栖身于草野的隐逸之士。临近泉水酌取清波,到山冈上拾取丹芝。灵溪之水可以隐居盘游,何必要青云直上去做官呢。做过漆园吏的庄周不愿去楚国为相,老莱子的妻子不愿意为人所制,宁愿过隐居生活。出仕做官,就会如潜龙出现,风光一时,一日退隐,就如羊的角卡在篱笆上,无法进退。只有远离尘世之外,也要摆脱伯夷、叔齐这样的境遇。

逐句剖析

"京华游侠窟":京城是游侠出没之处,

# 京华游侠窟:这句是说京城是游侠出没的地方。京华:京师。游侠窟:游侠活动的处所。

"山林隐遁栖":山林是隐士栖息之所。

# 山林隐遁栖:这句是说山林是隐者居住的处所。遁:退。隐遁:指隐居的人。栖:在山林居住。

"朱门何足荣":荣华富贵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 何足荣:有什么值得荣耀的?,朱门:豪贵之家。

"未若托蓬莱":还比不上栖身于草野的隐逸之士。

# 托蓬莱:托身仙山,指归隐。蓬莱,海中仙山。,未若:不如。

"临源挹清波":临近泉水酌取清波,

# 挹:斟。,源:水之源。

"陵冈掇丹荑":到山冈上拾取丹芝。

# 陵冈掇丹荑:这两句是说渴了到水源掬饮清波,饿了登山采食灵芝。冈:山。掇:拾。丹荑:初生的赤芝。据《本草》,芝是灵草,吃了可以长寿。丹:指丹芝,又叫赤芝。荑:凡草之初生通名荑。

"灵溪可潜盘":灵溪之水可以隐居盘游,

# 潜盘:隐居盘桓。,灵溪:水名。李善注引庚仲雍《荆州记》:“大城西九里有灵溪水。”

"安事登云梯":何必要青云直上去做官呢。

# 登云梯:仙人升天因云而上,所以叫云梯。这两句是说灵溪完全可以隐居,何必升天求仙呢?作者本来是借游仙来抒发隐逸的怀抱,所以这里说潜隐也就是游仙。

"漆园有傲吏":做过漆园吏的庄周不愿去楚国为相,

# 漆园有傲吏:指庄周。即所谓“傲吏”。漆园吏:指庄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尝为漆园吏,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周笑谓楚使者曰:子亟去,无污我。”即所谓“傲吏”。

"莱氏有逸妻":老莱子的妻子不愿意为人所制,宁愿过隐居生活。

# 逸:节行高超。,莱氏:指老莱子。《列女传》记载,老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楚王坐着车至老莱之门,请他出来做官,他许诺。“妻曰: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妄不能为人所制。投其畚而去。老莱乃随而隐。”即所谓“逸妻”。

"进则保龙见":出仕做官,就会如潜龙出现,

# 龙见:《周易》:“初九,潜龙勿用。”又《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犹龙”。这句兼用二者的意思,只有潜龙才能表现出龙的品德。,保:保持。,进:指仕进。

"退为触藩羝":风光一时,一日退隐,就如羊的角卡在篱笆上,无法进退。

# 退为触藩羝:这两句是说只有安心作潜龙的人,在行动上才能保持作“见龙”的自由,否则只知仕进,结果必然象“羝羊触藩”那样,碰得头破血流。细审诗意,“进退”二字,应当上下互倒,因为作者原意是主张归隐而厌恶仕进。退:指避世。藩:篱笆。羝:壮羊。触藩羝:《周易》:“上六,抵羊触藩。”

"高蹈风尘外":只有远离尘世之外,

# 风尘:人间、尘世。,高蹈:远行。

"长揖谢夷齐":也要摆脱伯夷、叔齐这样的境遇。

# 长揖谢夷齐:这两句是说辞别伯夷、叔齐而去,完全超乎尘世之外。意思是自己的隐逸更高于伯夷、叔齐。谢:辞。夷齐: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之子,曾互相推让王位,逃到西伯昌(周文王)那里,当武王伐纣时,又义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结果饿死在山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仙诗·京华游侠窟》是东晋学者、文学家郭璞创作的五言古诗,作为游仙诗创始人之一,郭璞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其创作开中国文学史上玄言诗风之先河。该诗虽以“游仙”为题,却未完全脱离现实,而是将隐逸与游仙紧密融合。诗中既抒发了动乱时代下的痛苦,以及对高蹈遗世的向往,又展现出无法真正忘怀人世的矛盾,字里行间流露出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老庄之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晋学者、文学家

郭璞(276~324),晋代学者、文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博学,好古文奇字,又喜阴阳卜筮之术。王敦任其为记室参军,郭璞以卜筮不吉谏阻敦谋反,为敦所杀,后追赠弘农太守。郭璞以诗赋著称,所作《游仙诗》主要是咏高蹈遗世,蔑视富贵荣华,流露对现实的不满。其文辞多慷慨,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生动,情怀飘逸,在玄言诗统治的东晋诗坛独树一帜。所作《江赋》颇著名。著有《尔雅注》《山海经注》等。今传《郭弘农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歌将隐逸与游仙融为一体,既表达了动乱时代的痛苦和对高蹈遗世的向往,又体现出无法忘怀人世的矛盾,蕴含慷慨之气。

2. 写作手法

对比:开篇“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将京都游侠的热闹与山林隐士的孤寂对照;“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以朱门荣华的短暂与蓬莱仙境的永恒作比,凸显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用典:“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引用庄子拒楚相、老莱子听妻劝拒出仕的典故,揭示仕途风险,表达对自由的追求;“长揖谢夷齐”借伯夷、叔齐的故事,批判世俗忠义观念,强化超脱世俗的主旨。欲扬先抑:诗的开篇“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先呈现“京华游侠窟”的热闹繁华,看似对世俗生活的一种描述,这是“抑”;随后以“何足荣”否定朱门的荣耀,通过对比转而肯定“托蓬莱”的隐逸生活,突出山林隐居的高洁与美好,此为“扬”。一抑一扬间,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超脱世俗、隐逸求仙生活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开篇“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以双起之法,将京都之中游侠聚集的热闹场景,与山林间隐者遁世的静谧生活形成鲜明对照。对于“游侠”这一社会现象,自古以来便存在多元解读视角,诸如“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所描绘的纵情享乐、热烈奔放的生活图景,与山林隐士远离尘嚣、清冷孤寂的生存状态,构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范式。面对这两种生活方式,作者明确给出态度:“朱门何足荣”一句否定了朱门贵胄的奢靡生活,“未若托蓬莱”则肯定了隐逸求仙的人生选择。如此双起之后,一抑一扬,自然引入诗歌主题。朱门富贵与仙界永恒的对照,暗含着世俗繁华虽显荣耀,却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远不及仙界超脱尘世、永恒不朽的特质。“山林”与“蓬莱”的关系也颇为微妙,隐逸既可视为求仙的前奏,二者在超脱世俗、探寻生命本真的层面上,本质相通,并非一定要追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境界。“临源”至“安事登云梯”四句,细致刻画隐士的生活场景。他们于清澈的水源处捧饮清波,攀登高耸山岗采摘初生的灵芝——传说灵芝具有延年益寿之效。“灵溪”并非特定地名,而是泛指山谷间灵秀的溪流,山水凝聚天地灵气,可滋养心性,故而谓之“灵溪”。“云梯”在此并非指通往仙界的路径,否则“安事登云梯”的否定表述便与诗题产生冲突。实际上,乘云而上在古代常被喻为仕途飞黄腾达,《史记・范雎传》中“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便是此意。这两句意在表明,山间水畔风光无限,足以令人流连忘返,无需苦心追求仕途晋升,跻身高位。“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两句引用典故。“漆园傲吏”指的是庄子,他曾担任漆园小吏,此处强调“傲”而非“吏”,因其官职低微且本身反对仕宦。据《史记》记载,楚威王听闻庄子贤能,派使者携重金请其出任楚国国相,庄子以祭祀用的牺牛作比,婉拒邀请,表明不愿丧失自由。“莱氏”即老莱子,据《列女传》所述,他避世隐居于蒙山,后受楚王之邀欲出仕,其妻以受人官禄将失去自由、招致祸患相劝,老莱子遂继续过着隐遁生活。这两个故事共同揭示出仕途会使人丧失自由,且暗藏危机,所谓的富贵尊荣,实则是束缚自由天性的诱饵。联系魏晋时期险恶的政治环境,不难体会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进一步阐述人生选择的利弊。隐居贤士若选择出仕,或许能如潜藏之龙崭露头角,风光无限,备受世人敬重;然而一旦陷入困境,便会失去自主,如同羊角卡在篱笆间,进退维谷。因此,在人生抉择时,不能仅看到出仕带来的荣耀,更要预见可能面临的窘迫处境,其中饱含着动荡时代文人“忧生”的深切感慨。诗歌结尾“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伯夷、叔齐在传统观念中是备受赞誉的贤者,他们互让王位,后因忠于商朝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但在魏晋人眼中,这种所谓的大忠大贤,依然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本质上也是陷入困境的可怜之人,远不及超脱尘世、摆脱一切世俗羁绊的生活方式。

4. 作品点评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郭璞心怀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高远志向,却始终未能真正摆脱仕途的牵绊。最终,他因坚决反对王敦谋反,不幸惨遭杀害,曾经“游仙”的豪迈气概,竟化作了生命终结时的悲叹。不过,在其诗作之中,依然留存着魏晋文人感怀时代、忧虑世事的心境,以及他们对摆脱困境的渴望,还有在人生抉择中进退两难的无奈。从写作手法来看,这首诗巧妙引用庄子的生平事迹与思想主张,化用《周易》中的经典语句,以此来阐释自身的人生哲学,充分展现出玄言诗盛行时期的文学特色与创作风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陆云《征西大将军京陵王公会射堂皇太子见命作此诗》

下一篇:魏晋·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