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xiān
shī
shí
jiǔ
shǒu
liù

朝代:魏晋作者:郭璞浏览量:2
xuán
mén
fēng
nuǎn
jiāng
wèi
zāi
tūn
zhōu
yǒng
hǎi
gāo
làng
jià
péng
lái
shén
xiān
pái
yún
chū
dàn
jiàn
jīn
yín
tái
líng
yáng
dān
liū
róng
chéng
huī
bēi
héng
é
yáng
miào
yīn
hóng
hàn
shēng
jiàng
suí
cháng
yān
piāo
yáo
jiǔ
gāi
líng
mài
lóng
qiān
suì
fāng
yīng
hái
yàn
zhāo
líng
hàn
fēi
xiān
cái

译文

杂县鸟停在鲁国城门,暖风预示灾难将临。能吞船的大鱼从海底涌出,巨浪托起蓬莱仙山。神仙推开云层现身,只看见金银筑成的楼台。陵阳子明捧着仙药,容成公举起玉杯饮酒。嫦娥唱起美妙的歌声,洪崖先生微笑点头。乘着烟雾上下飞行,飘飘荡荡嬉游于九天。长寿超过五龙,活千岁还是孩童模样。燕昭王没有仙缘,汉武帝也不是成仙之材。

逐句剖析

"杂县寓鲁门":杂县鸟停在鲁国城门,

# 鲁门:鲁国城门。《茵语·鲁语》略云:“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外三日。展禽曰:‘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风而避其灾也。’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首二句言海上将起大风。,杂县:海鸟名,又叫爰居。

"风暖将为灾":暖风预示灾难将临。

"吞舟涌海底":能吞船的大鱼从海底涌出,

"高浪驾蓬莱":巨浪托起蓬莱仙山。

"神仙排云出":神仙推开云层现身,

"但见金银台":只看见金银筑成的楼台。

"陵阳挹丹溜":陵阳子明捧着仙药,

# 丹溜:即石脂,或称流丹,石流黄之类。,挹:舀,把液体盛出来。,陵阳:古仙人陵阳子明的简称。相传子明从鱼腹得书,因知服食之法,服石脂三年成仙。

"容成挥玉杯":容成公举起玉杯饮酒。

# 容成:也是仙人名。与陵阳子明都见《列仙传》。

"姮娥扬妙音":嫦娥唱起美妙的歌声,

# 姮娥:即嫦娥。相传后羿从西王母得到不死药,嫦娥偷吃后逃往月中。

"洪崖颔其颐":洪崖先生微笑点头。

# 颔:本指下颌,代指头。,洪崖:古仙人名。《列仙传》:“洪崖先生姓张氏,尧时已三千岁。”

"升降随长烟":乘着烟雾上下飞行,

# 升降随长烟:“升降”句咏宁封子事。《列仙传》:“宁封子者黄帝时人,积火自烧而随烟上下。”

"飘飖戏九垓":飘飘荡荡嬉游于九天。

# 九垓:犹“九天”。中央及四正四隅九方之天为九天。垓,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

"奇龄迈五龙":长寿超过五龙,

# 五龙: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他们是一父四子。父日宫龙,是土仙;长子叫角龙,木仙;次征龙,火仙;商龙,金仙;羽龙,水仙。

"千岁方婴孩":活千岁还是孩童模样。

"燕昭无灵气":燕昭王没有仙缘,

# 燕昭:《拾遗记》:“燕昭王召其臣甘需曰:‘寡人志于仙道,可得遂乎?’需日:‘上仙之人去滞欲而离嗜爱,洗神灭念,游于太极之内。今大王所爱之容,恐不及玉,织腰皓齿,患不如神,而欲却老云游,何异挽圭爵以量沧海乎?’”

"汉武非仙才":汉武帝也不是成仙之材。

# 汉武:《汉武帝内传》:“西王母曰:‘刘彻好道,然形慢神秽,……殆恐非仙才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仙诗十九首(其六)》是郭璞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一则古老的传说开篇:相传海鸟“杂县”在鲁国城门筑巢,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灾。诗人由此展开想象,描绘出“巨浪托起海底的鲸鱼,怒涛直冲蓬莱仙山”的壮观景象。诗歌结尾处,诗人借用典故直言:“燕昭王没有仙缘,汉武帝也非修仙之才”,一针见血地指出帝王求仙的虚妄。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巨浪托蓬莱”“千年如婴孩”等意象既奇幻又深刻,在仙境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寄托了诗人超脱尘世的理想,也暗含了对时局的批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晋学者、文学家

郭璞(276~324),晋代学者、文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博学,好古文奇字,又喜阴阳卜筮之术。王敦任其为记室参军,郭璞以卜筮不吉谏阻敦谋反,为敦所杀,后追赠弘农太守。郭璞以诗赋著称,所作《游仙诗》主要是咏高蹈遗世,蔑视富贵荣华,流露对现实的不满。其文辞多慷慨,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生动,情怀飘逸,在玄言诗统治的东晋诗坛独树一帜。所作《江赋》颇著名。著有《尔雅注》《山海经注》等。今传《郭弘农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歌以神话传说开篇,描绘了一幅“人间灾祸”与“仙界逍遥”相互映照的奇幻画卷,刻画了神仙世界的超然景象,借此暗喻乱世动荡,同时讽刺帝王求仙的虚妄,既有对超脱现实的向往,又暗含了对时局的清醒认知。

2. 写作手法

象征:“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以海鸟“杂县”(古代传说中预示灾异的海鸟)栖居鲁门,象征乱世将至的危机感,暗指东晋末年的社会动荡,暗示人间苦难即将来临。夸张:“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神仙寿命超越“五龙”,传说中长寿的神龙,活千岁仍如婴儿般年轻,突显仙界永恒不朽的特性,突出凡人生命的短暂。渲染:“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用“吞舟”、“高浪驾蓬莱”,极写风浪之狂暴,营造末日般的灾难氛围,与后文仙境形成强烈反差。用典:“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燕昭王”指战国时燕国君主,曾筑黄金台求仙,但未能成仙;“​​汉武帝”​​痴迷方术,多次派人寻访蓬莱仙山,终无所获,讽刺帝王求仙的虚妄,诗中暗示凡人包括权贵难悟真道,修仙只是徒劳。

3. 分段赏析

“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以海鸟栖居城门的传说起兴,暗示灾祸将至。“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运用夸张手法,描绘惊涛骇浪席卷仙山的壮观景象,隐喻社会动荡。这两句通过自然意象的铺陈,为全诗奠定了动荡不安的基调。“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姮娥扬妙音,洪崖晗其颐。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中间八句转入仙境描写,以细腻笔触刻画神仙世界的逍遥景象。陵阳子明“挹丹溜”炼丹,容成公“挥玉杯”畅饮,嫦娥“扬妙音”奏乐,洪崖老仙“晗其颐”微笑,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仙界图景。“升降随长烟”写仙人乘云驾雾,“飘飖戏九垓”表现其自在逍遥,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运用对比手法,以“五龙”的长寿衬托神仙的永恒,又以“婴孩”形象突出其青春永驻的特性。这两句既体现了道教长生思想,又暗含对生命短暂的感慨。“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借用历史典故,直指帝王求仙的虚妄。燕昭王筑黄金台求仙未果,汉武帝多次寻访蓬莱无功而返,诗人借此表达对现实统治者的批判,同时也暗示修仙之难。典故的运用使诗歌的思想内涵更加深刻。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运用了极具感染力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开篇以“风暖将为灾”预示祸患,继而用“吞舟涌海底”的夸张描写展现风浪之猛烈,其中“高浪驾蓬莱”一句尤为精妙,将滔天巨浪托起仙山的奇幻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神仙们或炼丹饮酒,或抚琴长歌,乘云驾雾遨游九天的画面,营造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世界。然而结尾笔锋一转,借燕昭王、汉武帝求仙失败的典故,道出了仙境虚幻、长生难求的怅惘。这种由绚烂归于平淡的写法,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又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清醒认知,在浪漫的想象中蕴含着深沉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佚名《献帝初京都童谣》

下一篇:魏晋·欧阳建《伯子与美人对奕得于窃见拈得知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