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xiān
shī
shí
jiǔ
shǒu
jiǔ

朝代:魏晋作者:郭璞浏览量:2
cǎi
yào
yóu
míng
shān
jiāng
jiù
nián
tuí
miào
yíng
xiōng
huái
怀
dēng
xiān
lóng
xùn
jià
chéng
bēn
léi
lín
cháng
zhú
diàn
yào
yún
gài
suí
fēng
huí
shǒu
dùn
pèi
dǎo
chāng
kāi
dōng
hǎi
yóu
cén
kūn
lún
lóu
duī
xiá
miǎo
míng
máng
zhōng
shì
lìng
rén
āi

译文

采集草药游历名山,想用来挽救衰老。呼吸玉般的滋养液,精妙的气息充满胸怀。成仙后抚摸龙拉的车,快速的车驾乘着奔雷。带鳞的衣裳追逐电光闪耀,云做的车盖随着风回转。手拉住羲和的缰绳,脚踏处天门打开。东海就像蹄子踩出的小水洼,昆仑山如同蚂蚁堆。在辽远迷茫的天地间,向下看真让人感慨。

逐句剖析

"采药游名山":采集草药游历名山,

"将以救年颓":想用来挽救衰老。

"呼吸玉滋液":呼吸玉般的滋养液,

"妙气盈胸怀":精妙的气息充满胸怀。

"登仙抚龙驷":成仙后抚摸龙拉的车,

"迅驾乘奔雷":快速的车驾乘着奔雷。

"鳞裳逐电曜":带鳞的衣裳追逐电光闪耀,

"云盖随风回":云做的车盖随着风回转。

"手顿羲和辔":手拉住羲和的缰绳,

"足蹈阊阖开":脚踏处天门打开。

"东海犹蹄涔":东海就像蹄子踩出的小水洼,

"昆仑蝼蚁堆":昆仑山如同蚂蚁堆。

"遐邈冥茫中":在辽远迷茫的天地间,

"俯视令人哀":向下看真让人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仙诗十九首(其九)》是东晋诗人郭璞的一首五言古诗,属游仙题材。全诗以采药求仙为线索,通过“登仙抚龙驷”“迅驾乘奔雷”等奇幻想象,描绘乘龙御风、驰骋天界的超凡境界,展现对长生和自由的向往。诗中运用神话意象(如羲和、阊阖)和夸张对比手法,将浩瀚东海缩为蹄洼之水,巍峨昆仑化为蝼蚁之丘,凸显仙界俯瞰人间的渺远视角。结尾“俯视令人哀”含蓄点明主旨:诗人借游仙超脱现实,却仍对尘世疾苦心怀悲悯,暗含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忧思。全诗想象瑰丽,语言奔放,在飘逸的仙境描写中寄托了深沉的现实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晋学者、文学家

郭璞(276~324),晋代学者、文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博学,好古文奇字,又喜阴阳卜筮之术。王敦任其为记室参军,郭璞以卜筮不吉谏阻敦谋反,为敦所杀,后追赠弘农太守。郭璞以诗赋著称,所作《游仙诗》主要是咏高蹈遗世,蔑视富贵荣华,流露对现实的不满。其文辞多慷慨,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生动,情怀飘逸,在玄言诗统治的东晋诗坛独树一帜。所作《江赋》颇著名。著有《尔雅注》《山海经注》等。今传《郭弘农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描写诗人作为平凡人物在名山中采药,目的是对抗年华的老去。名山和草药的景象,暗示了对永生或健康长寿的向往,表达出积极追求的生命情怀。语言简洁直接,突出了行动的初始动机。接着“呼吸玉滋液,妙气盈胸怀”,诗人呼吸山中清新空气,如同玉液滋养,奇妙气息充满胸怀。这里“玉滋液”和“妙气”的象征性描写,生动展现了山间仙境的美好,艺术手法上运用夸张和感官描写,传达出脱俗升仙的愉悦感情。“登仙抚龙驷,迅驾乘奔雷”和“鳞裳逐电曜,云盖随风回”,描述升仙后驾驭神龙马车,快速如雷。鳞片衣裳追逐闪电,云彩盖帽随风飘舞,这些神话形象如龙驷、奔雷、鳞裳等,烘托出奇幻高贵的仙境世界。表达技巧上采用动感语言和比喻,渲染出奔放豪迈的节奏,表现了超然物外的自由感受。“手顿羲和辔,足蹈阊阖开”,诗人用手掌控羲和的缰绳,脚踏开天门阊阖。借助神话元素,深化仙境的权威感和掌控力。羲和和阊阖的引用,艺术手法上通过典故和象征,突出主题中对宇宙控制的幻觉,传达出自信心和上升的激情。“东海犹蹄涔,昆仑蝼蚁堆”和“遐邈冥茫中,俯视令人哀”,从高处看,东海像小水洼,昆仑山如蚂蚁堆,在辽阔迷茫的虚空中俯视,令人悲哀。景象对比中,使用夸张和比喻手法,如蹄涔、蝼蚁堆的意象。内容上转入感伤,顿悟生命的短暂和无力,抒发出深沉的哀愁和人生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佚名《魏鼓吹曲十二曲 其八 平南荆》

下一篇:魏晋·傅玄《晋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二十一 伯益》

猜你喜欢